相爱相杀在《长夜漫漫路迢迢》无限循环
諾貝爾文學獎及四次普利策奖得主尤金·奥尼尔(1888- 1953),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长夜漫漫路迢迢》,展示詹姆士·泰伦一家四口,在夏季别墅所度过的一天。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天,泰伦家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在四幕剧当中,从白天走进黑夜,一步一步毁灭给我们看。
相爱相杀的幸存者证词
写在80年前的《长夜漫漫路迢迢》,没有所谓的剧情反转再反转,过去与现在交错平行之类的烧脑剧情。
它就是家丑不能外扬的家丑展示柜,它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察报告,它就是我们相爱相杀的幸存者证词。
爸爸是退休的演员,穷怕了的他,吝啬而算计。本来是大家闺秀的妈妈,跟著先生四处飘泊,因为治病而开始用药。哥哥愤世嫉俗,一事无成。柔弱的弟弟生病了,却无处可逃。
这个家从陽光明媚的清晨,慢慢被窗外迷雾跟夜色给遮蔽。我们对于这四个人的理解,反而逐渐清晰,我们同情他们,我们理解他们。
《长夜漫漫路迢迢》的一家四口,就是可以被对号入座的奥尼尔家,这是一出源自家庭回忆的自传巨作,
「我生为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奥尼尔透过弟弟的嘴巴说出,他希望自己「生为一只海鸥或一条鱼会更成功些。」
事实上,我将永远是个陌生人,没有感受到家的温馨,真正不想家同时被家抛弃,从来没有归宿感。我注定与死亡相伴。
奥尼尔说他是「以深深怜悯、谅解和宽恕的心情,写泰伦一家这四个饱受折磨的人。」
1962年的电影版,四个演员一起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奖。戏剧展示人生真实面貌
奥尼尔出生于纽约百老汇的一家旅社,父亲当时就在附近剧院主演《基督山伯爵》。他在美国各地主演這個角色超过20年。从小,奥尼尔家就跟流浪艺人一样在不同城市住下,搬走。
长大后,奥尼尔在航向阿根廷,航向伦敦的船上当船员。在不同国家短暂而失败的生活状态,如同儿时一样。24岁的奥尼尔染上肺结核,在疗养院待了半年。
他在這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里,大量阅读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等剧作家的作品,明确了自己跟父亲一样会在剧院工作,只是角色转换成编剧。
写了一辈子的戏的奥尼尔,几乎都聚焦在家庭关系所酿成的悲剧上。《泰晤士报》曾经评论道:「在他之前,美国只有剧院;在他以后,美国才有了戏剧」。
奥尼尔说,戏剧「应该向我们展示人生真实的面貌」。
想要省钱的爸爸,要求孩子白天不要开灯。最后,干脆拧掉一个灯泡来省电。
太太难产之后需要疗养,他选了个用D品缓解的便宜地方,酿成了无尽的错。
本来应该过上无忧生活的妈妈,只有那個之後,眼睛才会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劳伦斯奥利佛饰演的爸爸,在英国国家剧院版演出当中拆灯泡。把握一个人的爱的秩序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在他一篇很有趣的论文《愛的秩序》里说道:「谁把握了一个人的爱的秩序,谁就理解了这个人。」因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核心就是他的「爱的秩序」。
爱的秩序应该是:神(精神领域),邻人(社会与家庭层面),最后才是自己。
但是,有不少人,只爱自己,没有精神跟家庭层面的爱。
《长夜漫漫路迢迢》的爸爸倚靠生存下去为最高指导原则去爱,他甚至想把小儿子送去廉价疗养院,因为他觉得小儿子死掉是迟早的事情,何必浪费钱。
心理学家说所谓的精神创伤,是由某一事件所引发的一种不断重复的痛苦,直接想到或者联想到某件事情,某个感受,当时的痛苦就又回到身上。
爸爸因为小时候穷,不希望再有穷的感觉出现,就吝啬对人对世界。辐射出来的伤害,先是折损了妈妈。
然后,爸爸妈妈都只专注于求生存,哥哥看到弟弟比较受宠,就折磨弟弟来让自己好一点。
鄙视链最底层的弟弟生病,根本就是迟早的事情。
支撑弟弟的是,他曾经当过海员(跟奥尼尔一样),他曾经离开家,到过遥远的地方:
我跟海融成了一体,变成了白帆,变成了飞溅的浪花,变成了美景与旋律,变成了月光,变成了船,变成了星光闪烁的高高的天穹!
以爱的信心面对家跟人
支撑奥尼尔的是他在12年的写作过程,经常「两眼往往哭得通红,看上去比早上走进书房的人要老了十岁。」他的太太说,「我想他写完这部戏,把心里要说的话倾吐出来,才好像恢复了自由。写这部戏是他唯一跟他的父母、兄弟得到平安的方法——自己心里得到平安。」
奥尼尔最后把這個劇本题獻給太太:「我愿以此颂扬你给予我的恩爱,使我终于能够以爱的信心面对死去的亲人」。
心理学家说,你要脱离精神创伤,就得跟创伤告别。写回憶,写家庭,的确是跟痛苦的家庭回忆告别的方法。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那就逃避吧。但是,泰隆一家四口用酒精用毒舌酸语都只能短暂麻痹自己而已。
白天的阳光将再度閃亮預告,痛苦还会回来,家庭的悲剧就是轮回。
挣脱轮回的治标之法是离开,想要治本就得避免打造没有爱的枷锁。
《长夜漫漫路迢迢》的曙光是最后一句台词,妈妈回想到她曾经对世界充满爱:
那是我在中学最后一年冬天发生的事,到了春天又发生了一件事。没错,我还记得。我跟詹姆士·泰伦恋爱了,那一阵子非常快乐。
我們要愛自己,也要爱别人。永远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