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 吉姆-托尼-施瓦茨

2023-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城中海

摘录:

1.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节奏如电光火石般迅猛,似乎永不间断,时间被打碎成了比特和字节。我们对广度的热爱超过了对深度的关注,注重反映速度却不愿深入思考。我们流连于事物的表象,满足浅尝辄止的片刻欢愉,却几乎从不久留。我们的人生的道路争前恐后,却吝啬于用片刻思考目标或方向。我们事物缠身,却总是筋疲力尽。

2. 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的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维清醒的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作出谨慎的选择。

3. 不幸的是,大多人从未踏上过英雄征途。原因说起来简单却令人难堪:我们太过忙碌,无暇追寻生命的意义。谁有时间和精力挖掘生活的使命呢?像罗杰一样的人有许多,过日子像梦游,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动驾驶模式。我们会做好自己的义务,却很少深入探究是否能够达到更高的意义。

4. 请拿出笔和纸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分别从1到10进行打分。

- 每天早晨上班时你的兴奋度是多少?

- 享受做事有多大程度是因为事情本身而非它带来的回报?

- 你认为自己对价值取向负有多大的责任?

如果三道问题的总分达到27分以上,说明你已经带着强烈的人生目标生活了。如果总分在22分以下,说明你的生活只是走过场。问题的关键并非于生活赋予你这样的意义,而在于你是否主动将生活变成自己价值取向的载体。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毕竟,人类不应该询问生活的意义,因为他自己才是要做出回答的人。每个人都要接受生活的质问。他只能作为自己的生活作答,并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5.因为缺陷产生的目的也会限制我们的视野。设想一下,如果你坐一艘行驶在海上的船里,船底开始漏水,你的目的肯定是防止小船沉下去。但如果你一直忙着舀水,肯定是无暇顾及小船的航向。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忙着填补漏洞,不让自己沉底,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探寻更深层次的意义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将注意力从内心的威胁经历转移到挑战上去,就为生活开启了一系列全新的可能性。我们的生存动机不再是恐惧,而是可以引导我们、赋予我们意义的事物。

6. 当目的从外部转移到内心,也能提供强大的精力。外在动机反映了我们对某种事物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欲望--金钱、认同感、社会地位、权利甚至爱情。而内在动机则是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兴趣,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7. 纵观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时代,大众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始终如一,正直、慷慨、勇气、谦逊、怜悯、忠诚、恒心,其对立面也同样遭人唾弃,欺骗、贪婪、傲慢、无情、不忠和怠惰。

8. 如果你看中自身的健康,获取可以抵抗饼干、香烟和酒精的诱惑;如果你尊重他人,即使身处压力之下也会表现出自控;如果你看中正直的品格,则更有可能承担犯错的责任。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按照价值观行事相对容易。真正的试炼出现需要我们抵挡片刻的欢愉、付出乃至牺牲的时刻。此时,价值的意义才会真正的凸显,它不仅是行为的准则,也是所有精力的来源。

9. 我们常常在周围的人身上看到愤怒、憎恨、傲慢或贪婪,却很少承认这些情绪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10. 面对现实让我们有机会理解和应对负面的情绪,而不是漫不经心的应付掉。某些情况下我们会不可避免的做不到,甚至违背价值观的要求,但与其否认自己的短处和失误,大方承认会让我们学到更多。想要变得高效,我们必须诚实面对生活中最痛苦的事实和冲突,同时怀抱希望和积极精力投入生活,最终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从精力角度来看,陷入负面的情感实在太容易了。保持乐观需要勇气,不仅因为人生有限,还因为在这有限的过程中,挑战,阻碍和挫折总是无法避免。

11. “所有形式上的上瘾都是有害的”,精神分析专家卡尔-荣格写道,“不论这种致幻剂是酒精,吗啡还是理想主义。”

12.若困在狭隘的自我视角中,我们也不会注意到或有意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或许可以尽力压制自己令人反感的一面,但同时也很难认可自己的优秀品质。面对现实也包括认可并欣赏自己的长处。

13.自我欺骗的另一种形式,便是认定自己的观点就是事实。实际上观点不过是一种解读,是我们自主选择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围绕片面的“事实”进行二度创作,最终将自己的版本当作事实。然而,看似真实的东西未必真实。虽然这种情况下的现实有可能是不可更改的,然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却有我们自己决定。

14.真想的目的是还我们自由,面对真相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反复的练习,就像我们选练肌肉一样。自我意识若不佳使用便会荒废,若超越抗拒心理,发觉更多真实就会得到强化。正如我们必须回到健身房,超越抗拒心理,练习举重以增强或保持体力,我们也必须坚持正视自己不愿看到的一面以增强思维、情感和精神的能力。

15. 《平静祷文》是精力管理理想状态的完美入门指导:“上帝,请赐予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请给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赋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我们消耗巨大的精力担忧无法控制的人和事,而更好的选择是,将精力集中在可以切实改变的事物上。面对现实会帮助我们认清两者的区别。

16. 努力工作,高水准要求自己,永远不要在能力范围退而求其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