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生小语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孙玉生

                             

                          学会爱学生

    教育需要爱,爱需要艺术。所谓艺术,说通俗一点就是要会爱。如何会爱呢?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信学生。教师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

    读懂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读懂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有一项或几项智能强项或非智能强项,教师要发现、敬畏、尊重、利用、培育、发展其智能强项或非智能强项,让其天赋自由,个性张扬,通过个性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满足学生。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然是合理的需求),而不是教师主观愿望的实施,更不是教师表面为学生好,实际是自己功利、名誉、职称等的外显行为。教师既要培养英雄,也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培养为英雄鼓掌的人,千万不要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千篇一律,硬逼学生成为教师心中的英雄。

    发展学生。教师爱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培养超越教师、超越学生自己的学生是教师最大的荣耀;让学生健康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终生发展、全面发展、幸福发展是爱的最终目的。绝不能把会刷题不会做事、会考试不会做人、能上好大学没有信仰作为目的。

    让学生感受到爱。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灵活处理,师生都要敞开心扉,心灵碰撞,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教师深深的爱意。

    提供平台。爱的实施需要平台,不同的学生平各不相同,要因人而已。

    讲究策略。育人是科学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权宜之计,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家访本来是好事,却有时不被学生理解,甚至有被杀者;励志故事本来是好事,学生却心生厌倦;给学生争取奖学金,爱的奉献,学生却不领情,……种种行为是爱,但爱的时机、方式却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

    评价调节。爱的实施需要教师全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或根据效果、或根据学生表现等,多从自身找原因,或改进策略或改变态度等,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学生的爱。

    得到爱的回报。有付出就有回报,爱是对称的。教师的目的不是回报,但是教师付出了,学生进步不大,或不领情,教师就要做调整,这样,爱对称了,爱才会共生,学生才会信你、服你、爱你。

    我想,做到以上九点,教师就会在会爱学生上,懂得爱的艺术上更近了一步。

                  (2018、5、31)

课堂观察

深度学习系列(1)

1、深度学习的方法因学科不同而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因学习内容不同也不尽相同。如语文的识字学习,常用的方法有添加法、删除法、比较法、口诀法等;而语文的阅读学习,常用的方法有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式学习方式。

2、深度学习要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在小组内,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明确适合自己的针对不同内容的深度学习策略。

3、关联是高阶思维学习方式之一,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关联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有多维内容关联

原有多维内容的关联学习,利于学生素养的结构化、系统化。原有多维内容主要包括原有知识基础、原有生活经验、原有思维习惯、原有学习习惯等。

(2)主题关联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自主与学习内容相似或相反的关联性学习,科学归纳、概括抽象、总结规律、演绎迁移等,使学习因其逻辑性而走进科学,同时,突破了教材的藩篱,使世界成为教材。

(3)未来关联

    学生利用所学规律,解决未曾遇到的复杂问题能力,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学习因与未来关联,课堂虽已结束,但却留有余香,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4)自我关联。

    教育最终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学生通过自主的、多维的建构,元认知能力得以提升,素养得以培育。

(三)

数学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数学的情境化学习、言语化学习和符号化学习,三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很好地促进了思维品质的发展。一是数学的情境化学习,即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基于真实生活的学习,因关联了具体生活,属于高阶思维,是思维深刻性(系统的前连性)的具体落实。二是言语化数学学习,即强调“用“自然语言对数学原理进行描述”。这种对数学原理高度概括、简洁的语言描述,是归纳法、抽象法等思维深刻性的体具体现,是思维简洁性的具体体现。三是符号化学习,即强调运用字母或数字表述数学原理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归纳法、抽象法等思维深刻性的具体体现。未闻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课堂观察(2)

——好课的标准

目标观——定位前瞻

  目标不仅是知识、能力,而是素养。而且目标要具体、科学、可操作、可测评。

  目标的确立不仅是知识,而是能力如阅读习惯的培育,关注、指导、学生默读、略读、诵读习惯的养成……用良好习惯照亮孩子的远方。目标不仅是能力,而是素养。如健康人格的培育,根据学情,曾老师临时灵活地改变了课堂流程,这是对学生好奇心的呵护,自信心的尊重。

课程观——视野开阔

  学什么是课程观的问题,比怎么学更重要。教师在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走进更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广阔的世界,如充分利用名家的诗、身边老师和同学的诗作为学习的资源供学生自由选择。

主体观——定位精准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把时间、空间、选择的权利、试错的权利、创意的自由等还给了学生。

教学观——方法科学

  关注践行以深度学习策略为主,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等,使学习真实发生。

效益观——效果圆满

  科学评价贯穿课堂的始终。学得怎么样,曾老师执教的《露珠》一课,42个孩子竟然写出了33首诗,这就是最好的验证。

  对问题中的疑点、难点等以提问的方式,并配以图示法,然后一步一步求解,最后汇总,实际上是思辨求证中分析综合法的具体运用,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5018、6、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