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人生——我的时间管理系统升级2.0

2017-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阿里梓墨

      你有没有过:计划的事情总是拖延,没有记录,没有跟踪,日子过得稀里糊涂?

      我在学了时间管理系统后的应用中(时间管理系统1.0),存在以下问题:

1.doit里常常积累了一大堆要做的事情,最后放弃不用doit了,直到那天我把他们清空了,才有开始新的一轮。

2.Doit里写的周计划常常完成不了,因为做了好多其他的事情。

3.时间管理系统里缺少记录和反省环节。

4.行动清单里番茄中的个数预估不准,常常高估我的工作能力。

5.我的时间管理一年中大概会有1/3到1/4在用这套系统,剩下的时间本子都是空的。

6.我在年初的时候还做了不到一个月晨间日记,但是由于有的时候常常写好多文字,早上就会花比较多时间,也改变了这个晨间日记的初衷,后来我也就不记了。

      所以,最近又重读了《小强升职记》和《番茄工作法图解》,准备升级我的时间管理系统。

      时间管理系统,就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一样,有的人的效率高,有个人的效率低。其核心其实就是:正确的做事情(要事第一和积极主动原则)和做正确的事情(以终为始原则)。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四象限原则,番茄工作法,pdca和晨间日记。工具主要是纸笔,google日历,doit软件和番茄钟等等。

      时间管理系统要将大任务分解成可执行的任务清单,因为人习惯做简单的事情,复杂事情常常搁置。

    要清空大脑,专注于当下正做的事情,否则大脑就会分心。(这就是番茄工作钟的效果)

    针对我自己的问题,我这一轮的时间该管理作如下调整:

1每次想到要做的事情,先存到doit的收藏夹里,然后每天晚上8点对进行整理。

2周计划完成不了常常是因为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以及我的计划并没有进行进一步分解成行动清单。

  a)我每日都要用到四象限原则进行清单的规划。

    b)任务和项目要细分成行动清单,明确截止时间,目标明确。

3今天向花姐请教了她个人工作日志的记录,毫不吝啬的给我分享了他的经验,我已经在用了。记录自己的时间流向,让自己看得见时间都去哪里了,也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4番茄钟的预估采用三次迭代的方法,然后记录自己正确统计和误差统计的次数,提高预估能力。

5坚持记录。

6晨间日记可能暂时不写了。


附录:

我的时间管理系统1.0:

我自己目前是用xmind将我的天马行空的所有梦想写出来,然后从中选择我最近几年比较着急想有成果的几件事情作为我的年度计划。我会用diyfish的日程本进行周计划,以及日计划,日打卡,还有些常规日程。用doit记录一些情境,比如说要到超市买什么,我突然想到了要买什么东西,就先把它存到doit里,然后哪天去超市的时候就会翻出来去买东西。

我应用比较好的地方:

在我的时间管理系统1.0里,番茄工作法已经运用得非常熟练了,一进入番茄钟就会比较投入。Diyfish的日程本也用得比较得心应手,记录的时候可以画得满满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