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及其点评

李雨辰:遇见杨柳

2024-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苹果树

遇见杨柳第一稿

——读《丰子恺散文精读》有感

无锡市洛社初中初三(13)班 李雨辰

河边种了一排杨柳,枝条如细丝般垂下,柳絮飞舞,远远望去如细雪般柔美,微风阵阵,将那柳条吹得依依摆动……

“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守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像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

翻开丰子恺的散文精读,只一眼,我便相中了目录中的《杨柳》这篇文章,明明可以往上尽情生长,却仍选择下垂,回顾自己的根,这多么像一位老师啊。

有这么一个人,他来自大山,又回到大山;有这么一个人,将自己的热血和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他的名字叫李杰。他出自大山,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可以考上大学的分数,然而高昂的学费却让他望而却步……但是,山里的乡亲父老,合力为他集钱,每个人都掏出身上仅有的几块,但在那个年代也已经很多了,最终他不负众望地出去了大山。城市里的繁华景象令他感到震撼,他在这里潜心学习,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工作了十几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不会再回到山里时,他却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又回到了那座山。

他用自己的钱帮助山里的学校买设备,用自己的知识继续培育下一代学生,带领着更多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这种不忘本的精神,难道不正是杨柳吗?

向上生长却又把枝条向下垂下,每当风吹过,那条条枝条便轻轻摆动,亲吻着土地……那一刻,我才明白——不忘本,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点评】《杨柳》这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上有什么特色,交代不够,这是引用不够。文章联系生活,写了李杰的故事和不忘本的精神,这给你什么启发呢?这是联系不够。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不够,因为缺乏对引用和联系的两段材料的深入分析。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忘本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有一些空洞乏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