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扬州,不为烟花,觅,诗仙
1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最早读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在父亲给我订的《小学生语文报》里。
那时的我,常常遥想:黄鹤楼,有鹤飞临,必是仙境。而扬州,柳絮如烟,必有百花盛开。
有天,我定沿着诗境而去,听鹤唳、赏春花。
后来,独自出岛,去访黄鹤楼。
一代名楼,立于矶头,依然记得在蛇山脚下心中的感概:秋风萧萧,独立江头,黄鹤无返,空徘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db43e726264ffe02.jpg)
前几年,常出差安徽,南京比合肥航班较多,所以常走南京落地,后中转芜湖。
芜湖至南京机场必经马鞍山市,每次经过马鞍山市境内的太白山脚下,必定记起儿时的那份遥想,“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该去看看扬州了。
2
三月,经南京转扬州,在一个萧萧寒风的夜色里,到达了扬州。
抵达扬州,首先当然是买上《扬州地图》,车站便利店老板娘是位热心之人,让我打开地图,然后用铅笔圈上,说标上的是我寻行之处――扬州东关老街。
据说那里有诗仙李太白当年畅饮的酒坊。
杨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486年,建城已有两千多年,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是中国运河第一城,海上丝稠之路必经地。
车子缓缓穿城而入。
古街建筑,民古民风,门眉精美砖雕。
古运河堤,三步一桃,五步一柳,那桃,粉蕾娇娇,那柳,娉娉凫凫,整座城市古雅而素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bcdd4fe538044a98.jpg)
3
车子在一十字路口停下,车停的一刹那,芳香扑面而来,早已饥肠辘辘,便闻香而觅。
在一老字号饼屋前,脚步再也迈不开,原来,这就是当年进贡京城的“宫廷核桃酥”。
未曾想到,我竟吃上了当年皇帝的贡品,甜而不腻、酥而不散,那味道,让人难以忘怀。
店主告诉我,一直沿路而下,大概500米,有一个十字路口,那就是东关老街街口。
我边走边享受着这世间难得的美味,慢慢的,仿佛是时空穿梭,都市霓虹已换成古旧的大红灯笼,旧式老字号的招牌旗帜悬挂在各个店前。
东关街,呈现眼前,一个响亮了千年的名字,也是一个在我心中期待已久的名字。
尘世的喧嚣戛然而止,我开始放慢脚步,轻轻的走,生怕自己会惊醒早已回归历史河流的时空。
清一色的石板路,两排黛瓦砖墙、飞檐翘角,还有门口高挂的红灯笼,古朴依旧,写满沧桑,这是扬州城的历史见证。
大清盐号,古玩店、糖画,最传统的剪纸,这些上百年老字号,门面斑驳,记载着岁月的痕迹,讲述了曾经的繁华盛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d471c65c038bfcab.jpg)
终于,在古街深处,见到了“太白酒坊”。
这位生于盛唐的诗仙,性格豪迈,带着酒,漫游名山大川,饮着酒,吟出千年绝响。
穿越千年,太白诗仙闻香而来,觅至东关,诗仙变酒仙,酒仙化诗仙。
酒坊门外,我站了许久许久,我千里追寻至这千年古街,深巷里的“太白酒坊”,让我恍如隔世,仿佛看见当年那浪漫的诗仙,就在那把盏豪饮,迸发绝响。
那一晚,我停留在东关街深巷……直到深夜。
我的父亲,喜欢读书,画画,也许,当年只是简单地为了提高我的语文知识,开始培养我的阅读,而给我订了第一份刊物《小学生语文报》,父亲何曾想到,从此,我喜上了文字,竟为儿时那“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带着椰风,越过茫茫大海,千里追寻而来。
我的三月扬州行,不为烟花,觅,诗仙。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3bf2196cf3a121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