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红尘忆旧友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863人  水宸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文:追阳光的蜗牛

自从有了微信,QQ在我的社交软件里慢慢成为了昨日黄花。

以前在好友列表里蹦的很是欢快的头像慢慢的停止了跳动,就那么静静的亮着,无声的彰显着存在,却不再互相“打扰”。

以前经常会去逛逛,插科打诨聊几句,或者是和相熟的朋友一起侃侃大山的群,也被我设置了“屏蔽群消息提示”。

以前会时不时的关注一下空间,用心琢磨一下空间的版式、造型,选个美美的套装,会养个花儿,在农场偷偷菜,会时不时发条说说,然后兴致勃勃的来访者的点赞、评论。后来,不知道是 什么时候,就对这些失去了兴趣。

一切并没有刻意,似乎都是在不经意间改变的。我想有这种改变的人,绝不仅仅是少数。因着如此,许多之前很是熟悉的朋友,慢慢的就有种“相忘于江湖”的架势了。

(一)冬雪中流

今天偶然点开进入到老友冬雪中流建的“中国作家基地群”,看到里面大家依然聊得很是活络,聊文学,聊诗歌……让人心里生出一股安心的清流。

说起冬雪中流,是我认识好多年的一个牛人,出身军旅世家,低调,锋利,像一把深藏鞘中的匕首,不出鞘则已,出鞘则一击必中。因着各种因素,从业经历庞杂。最后的工作是在人民艺术家身边,从事记录工作,外称“文字秘书”。出国、演出,各地走……眼见的是前程锦绣,只待他策马扬鞭,逐梦前行。

可是,可是,命运总是带着一种戏剧性的转折。2006年8月2日的一场车祸,所有触手可及的光明前景瞬间戛然而止。“腰椎压缩性骨折伴不全瘫痪”,没错,就是下身瘫痪。一个身高1.78,行伍出身,精通拳脚功夫,事业正值上升期的壮年男子,突然之间失去行动能力,形同废人,连翻身都需要助手。判若云泥的境遇,天堂跌落尘埃的委屈,这其中的心酸、悲愤、屈辱……各种情绪在心中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外人永远也无法体会。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在午夜梦回时想过向命运折服,但我想他骨子里的倔强和自尊绝不会允许他轻易放弃。

几经辗转,最后他选择疗养的地方是远离熟人的浙江,东海边上的一处地方。他想的是,哪天想不开了,就跳进去,永远沉睡在大海的怀抱里。

归隐休养时,他曾经笑说:“从此,闭关10年!”

2007年8月,朋友怕他寂寞,给了他个孩子教着玩。谁知,他不仅是个喜欢孩子的人,更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自此开启了“躺着教书”的模式。

2007—2017期间,他不与外界联系,不与亲人朋友联系,严重自闭。对于身边的人,他也有着严格的“约法三章”:1、不许问年龄;2、不许问姓名;3、不许问老婆是谁。可是即便如此苛刻,他也深受着大小学生的喜爱,还给他取了一个很可爱的绰号“老头”。

如今10年已过,他也拿出了不俗的出关成果。创立了品牌《相声作文教案》(古文课内基本不丢分、作文五字法与阅读一条线等)教学法,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系列教学素材。其中仅录音资料就有约1千万字。目前已整理出400万字素材,素材可用做“课堂实录”、“课辅”、家庭教育类系列、长篇小说等。

试问天下教师:谁肯用10年时间,不间断地整理教学录音、找教育规律,合计上千万字?谁用6年时间跟踪过一个班级学生(1-6年级)的语言发展特点和“作文规律”?十年辛苦煎熬,一朝破茧重生。

当初,医生曾经下过断言,依照他的神经和肌肉损伤程度,重新站起来的几率不会高于1%。

然而让人惊异的是,他用10年时间,居然出人意料的站了起来,拖着满是钢钉的腿,重新开始了从0到1的走路生涯。当双脚再次在地面上迈开步伐,他有种再世为人的悲喜交集之感。没有人知道,一个下身瘫痪的人,想要重新站起来,需要经历多少痛苦和磨难。而他,居然做到了!

时间和病痛磨砺了他的棱角,而他的言语却依然犀利,绝不肯低头和媚俗,在群里的点评也是既幽默又辛辣。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不是真人,真人先是神。我不过是那光屁股小孩,玩泥,偶尔回头说一句皇帝跟我一样,光着屁股呢。”

冬雪说:“我曾经见过一个老太太,在看花。很专注。她发现了我,那一瞬间,脸红了。那一瞬间,我真的想哭。——因为,我发现我的心里还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呢。所以,各位,你们的心 底也有那块干净的地方。难受了,过不下去了,就回到心底去吧。”

他说的这个老太太,名字叫李清照,他在心里叫她姐。而在他的心里,也存着干净而又温软的地方。

(二)帽子

帽子绝对是个低调的高手!

会设计、会画画、会写文章……于不显山不露水之中,默默的耕耘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冬雪说:“帽子的评论一流。他能够说到点子上,又不是小慷说的结构上的吹捧。被帽子评论后,你都不敢骄傲。有些人的评论,就算说了人家的好话,人家都不感激——为什么?假啊!”

我说:“那回头我得扒扒帽子给我的评论。”重点是,有关表扬的评论。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实在。

人与人之间许久不联系的结果是,我居然不知道帽子去北京发展了。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帽子终于不再满足于偏居一隅,要往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发展了。

今天群里偶然聊起“锄地”的话题,大家还在嘻嘻哈哈的补充,几分钟的功夫,帽子就甩过来了一张图片。简单写意的画面,配上一手漂亮的字,让人心里油然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之感。

帽子的涂鸦

帽子说:“辟一亩心田,默默耕种。累了,对着一园绿色,坐地头抽一根儿烟。然后,回家。”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帽子的话还被一个群里的姐姐记录成了经典语录。有才华的人,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刻发光。

心灵共思想一色,文采与图画齐飞。人生在世,谁又不是在默默耕耘呢?

(三)一姐和建平大哥

一姐和建平大哥两个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更是生活中的幸福伴侣。姐姐温柔和善又善解人意,是群里的管理员,特别热心的帮大家解决问题,照顾大家的情绪。建平大哥爽朗幽默,每次聊天也都是乘兴而来,乘兴而去。

初识一姐的时候,她刚开始学写文章,文字里也多有生硬之处。但不难看出在她温柔大姐姐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的童心。

几年过去,即使她曾经经历病痛折磨,也并没有放弃写作。如今她创作的童话故事陆续发表,其中《小石头的心事》刊登在了《中外童话画刊》上。一姐在教师之外,又多了一个作家的称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话说得一点儿都不假。

冬雪说,这篇文章,他用在了授课里。

建平大哥则是一个很热爱运动的人。以前经常会看到他在周末的时候去参加出行活动的信息。

因着他喜欢骑行,不自觉的也影响了一姐,后来,原本是一个人去参加的骑行活动,变成了两个人,夫唱妇随,只羡鸳鸯不羡仙。

两个人,既能在工作中相互扶持,又能在生活里琴瑟和谐,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被羡慕的事情吗?

今天看了群里的聊天,突然真的很想有一场聚会,可以让那些熟悉的新朋旧友来一场属于惺惺相惜的邂逅。这个愿望,会实现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