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积极废人, 要打开窗还是门?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平行线上的同心圆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话成为了一时的网络主流价值观。至于何为生活,何为眼前,何为苟且,何为诗和远方,一定是有不同的解释角度和看法。

肤浅的想象,在中国文化和历史里,能够靠诗而活,并活出诗意的人,并不多,李白、杜甫、苏轼?多少人,也是人生起起浮浮。所谓起是一时,起浮恐怕才是常态。尤其是脱离物质基础,谈诗和远方终归惨淡。多少人,只剩下了苟且,难以触摸到诗和远方?

最近,接触了一些负能量。当然,谁的生活也不可能只有朋友圈的光鲜。每个人的生活都难免有阳光,以及阳光背后投射下来的阴影。然而,我们依然可以选择我们的姿态。就是你要面向阳光,还是背对阳光。当然,阳光温和,还是刺眼,是清晨的阳光,还是午后的烈阳,还是夕阳,就大不同了。

首先,思维里有墙的人。或者简易说,如果把思维强势划分为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当然任何分类,难免以偏概全,强势划分)我遇到的大部分不满于生活现状的人,都是思维偏向固化的人。即否定现状,又无法突破思维瓶颈,被固有的生活舒适区,固有的认知和价值观束缚着。倘若谈改变,难免就会摆出各种困难,不得已的现状,压力,以及没有办法,或者自己做不到。其实,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固化思维和固化角落,谈改变,肯定是难的,真的改变,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反问,如果不改变呢?结果会不会更惨淡?

其次,一直在迷路的人。遇到很多碌碌繁华而无为的人。或者就是网络上最近传说的积极废人。这些积极的人一直追求美好,物质的靡丽,好吃好喝好玩,有诗有远方,然后从诗和远方回归现实,就发现自己废了。越是见识过更大更多的世界,越发觉得自己渺小,也更加发现世界的瑰丽,渴望走到更远更多的地方。有些人在这两个端点中找到了好的平衡点,不断的寻求积极成长,物质成长。大部分人,一时享受后,陷入虚空和迷茫。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是迷路。马斯洛需求理论表现上是层次分明的金字塔。然而太多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是交叉叠复出现的。所以容易迷乱。谁还不是一边渴望面包,又一边渴望精神自由,又渴望实现人生价值?越早找到自己要追寻的价值排序,越容易理清自我人生的秩序。

再次,情绪表达失效的人。从电视到小说,从工作到生活。每个人都会遇到情商、智商短路的时候。我就常常觉得捉商见肘,一片乌鸦飞过。不知如何是好。就比如,我习惯于无情和冷静状态,就很难设身处境去体会别人的委屈、难过和伤害。所以很难第一时间给予对方情感共鸣,激荡,回应,再平复。然而,很多身边人选择情绪的跌宕回旋,甚至是宣泄喧闹,无异于就是在寻求共鸣,认同,回应和平复。然而不好情绪的传递,要遇到多么高的套路和情商才能给予足够的平复和温暖。这对于去平复者是巨大的考验。因为我们要在有限的信息里,捕捉对方需要的回应点到底是什么?多少矛盾、挣扎、沟通其实都只是情绪的宣泄,而非上升到多么高的逻辑和解决问题里。所以,情商高的人,秒杀一路难题。带给我们温暖的人未必是个超人,一定是那个第一时间回应我们的人。

回应是光吧!问题是,我们是要打开一扇窗,还是一扇门?我们是帮别人推开一扇窗,还是一扇门。能给你推窗的人并不多,能给你推开门的人更不多。推窗者给的光是一时的,推门者给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座房子是我们的心。在心上开个窗,小工程,在心上开个门,大工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