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一段小故事
文/柒柒 365-008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挺有意思:卢克,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从小立志通过自己的劳动,攒钱上大学。于是,他父母建议他收集废品,主要收集易拉罐和饮料瓶。
起初,他收集这些废品,只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后来他打算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的的孩子,实现梦想。于是他建立一个俱乐部,号召大家一起捡垃圾攒钱上大学。
这个小小的俱乐部还挺有影响力,它的理念不仅环保而且还能提高身边人的环保意识。这个男孩儿以及他的同伴获得了身边人的支持,甚至有些大老板也伸出援手。
以上故事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是对我的启发颇深:
1.孩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养尊处优,生怕受点累吃点苦,被称之为“温室的花朵”一点也不为过,这些孩子们不仅娇生惯养,而是不受任何家庭、学校的限制,一心想着玩耍,所以他们更加的顽皮,常常让大人们烦恼不已,从而滋生出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啃老族""妈宝男""巨婴"等等新名字。像卢克一样,像卢克一样,敢于依靠自己,自强不息的孩子不多了。
故事里没有交代孩子的家境如何,但他十岁就立志上大学前攒够学费。他这种想法忽然刷新了我对年轻一代的认知。我更敬佩他的勇气,也敬佩他简单而朴实的目标。
的确,人生中,有很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去勇敢地面对,如果我们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不再平淡反而有了许多的乐趣。为了心中目标去行动去奋斗去拼搏。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充实。记得曾经有一个人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一种意义。”
2.有远见的父母
面对孩子美好的设想,父母没有嘲笑孩子,反而给予了孩子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假如他的父母把卢克的话当儿戏,我想卢克将会错失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也不会遇到这么励志的故事了。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父母的爱可以像一把雨伞,为孩子遮风挡雨,父母的爱更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孩子的心灵,照亮了孩子的前途,引领孩子的未来。
另外,为了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卢克爸爸主动提议,业余时间收集废品。孩子刚满十岁,还未到法定劳动年龄。打工挣钱,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收集废品是孩子力所能及,行之有效的攒钱方法之一。虽然资金并不多,但可以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也为这个自己的生活又添了一份快乐。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了知识,也能增长见识。
3.劳动没有贵贱,工作不分高低,所有劳动者都值得尊重
我们看一下这两类职业:第一类,环卫工人、小区保安、建筑工人,废品收购站工作人员;第二类,公司白领、企业高管、海归博士,高校教室。
这两类职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前者处于社会底层,拿着微薄的收入,可能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豪车、别墅;后者属于处于社会中上阶层,拿着高薪,也有实力在大城市买车买房。
通过这类人群的对比,于是就有人说:职业有贵贱之分。这就话对吗?在我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对,并且在错误引导大家价值观。
最近颁布的双减政策,最深层的目的不就想职业平等化吗?想让一部分人心甘情愿地做"lan"领。
心怀大家,大爱无疆
这篇故事中,最感人的一部分是,卢克帮助身边的人,由此延伸了那种仁爱,爱你身边的人,爱你的朋友,爱社会。对世界对身边的朋友充满仁爱,就是一种深刻的、大无畏的人格情怀。
倘若卢克没有这种“仁者爱人”的情怀,我想他的故事不会这么励志,结局也不会那么完美,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