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伤害
神迹《神迹》是2018年3月出版的,4月23日就被我买回来了,算是一次尝鲜。作者是爱尔兰的爱玛·多诺霍,爱尔兰作者的小说读的不多,也算是一次尝鲜。涉及宗教方面的书读的不多,算是尝鲜。今年畅销书里与宗教有关的小说似乎尤其地多,蜗牛准备整理一个书单。
故事一开头就从英国护士莉比受雇于委员会前来观察安娜神迹的真伪说起。简单明了的开头,直接进入情节,不拖泥带水。这种明快的风格值得点赞。
当整个神迹摆在我们面前时,其实在我在意不是真假,而是怎样说谎的,为什么要说谎。有时候真相是不需要去辨别,而是是去证明。当沉重的枷锁锁住了人性,当盲目的迷信灭绝了理性,在一片疯狂中,我们需要的是寻找真相的勇气。
忠诚服从与人性科学的碰撞
小说里设置了AB 岗,一个是嬷嬷,天主教派来的忠实信徒,她代表的是忠诚与服从,一板一眼地执行委员会的命令。一个就是女主人公莉比护士,她则代表的是接受过南丁格尔教育的人性和科学。从一开始,护士莉比就不相信这个神迹,她的任务便是证伪。她观察得深入细致,也越开越焦虑,因为她渐渐发现了这个观察任务的不人道之处。小女孩的身体开始虚弱,非常直接地证明了这个神迹的虚假性。莉比开始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挣扎,她想放弃观察,并试图说服AB岗的嬷嬷,两人一起去说服委员会停止这种灭绝人性的观察,让小女孩立即开始治疗。然而却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和不配合。她不相信神迹,刚开始的她化身福尔摩斯,从各个方面寻找蛛丝马迹,然而失败。莉比身上从头至尾都折射出一种反抗的理性主义光辉,虽然在反抗封建迷信的过程中她各种挣扎与对抗,但是一个显得有血有肉的医护人员。
温馨家庭与残酷真相的强烈对比
安娜的家庭从一开始呈现出温馨与幸福。对于一个出了神迹的贫苦家庭来说,无疑在受到大量的关注的同时,家庭也是受益者。在当时自然灾害贫苦大众普遍吃不起饭的情况下,安娜的家庭算是一只脚迈进小康了。然而,事实确是安娜小姑娘正在被宗教家庭拖累,被宗教荼毒。在这些温馨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安娜父母的自私虚伪是导致小姑娘自我迫害的直接原因,这种从心理到身体的荼毒让安娜差点死去,若不是有着一个善心的护士和热心的记者,安娜也许早就是黄土一抔。
神迹与奇迹
安娜这种神迹据说在世界各地都时有发生,有些人是以此谋生吸引眼球,这并不令人担心,但是更可怕的是,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真实地以为自己在创造神迹,他们就是安娜这些理解力认知力比较薄弱的儿童群体。安娜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她连字都无法认全,却深信不疑自己可以不吃任何事物,对自己的所谓信仰坚定不移。向理解力、认知力比较薄弱的小孩子灌输一些模棱两可的宗教思想简直可以说是荼毒幼小心灵,有很多东西他们其实并不能理解,而在19世纪的欧洲国家,这种可怕的流毒却像癔症一样在欧洲蔓延,对儿童的伤害尤其巨大。无数的所谓神迹在各地流传,而他们需要可能是一个奇迹,一个善心的护士与一个热心的记者将这些儿童救出火坑,过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