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道运动&健身健康&养生

太极初体验

2018-06-26  本文已影响170人  媛来宥汐是穆锦呀呀呀呀呀呀

心血来潮的下载了一个运动软件“keep”,随手翻着翻着发现个太极的训练课程,抱着猎奇心态就开始跟着练,虽谈不上入门,也算粗略感受了下太极的魅力。

太极初体验

太极拳技巧一:松

练拳不修松,到头一场空。要心松,意松,神松,体松。五脏六腑松,四肢百骸松,节节松,周身松。一动一虚实,一动一松柔,松而不懈,刚柔相济,用意不用力。

汐小记:对于松的感知,我最受益的部分有两点,一是心理状态的轻松,二是放松出拳感受到了更大的力量。

我容易进入到人闲心不闲的状态,加上性格中还有点神经质,常常容易胡思乱想,最后把自己搞得神经紧绷,焦虑心烦。

而在打太极的过程中,全部精力放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动作上,根本没时间思想开小差,加上我也不要求自己一定要打得好打到位,就抱着适当了解下的心态,所以心理状态就能够特别放松,这种放松是潜意识不自主的就松弛下来,很舒服。

其次,回想自己小时候练跆拳道时,每次出拳的前后都死死捏住拳头,落拳点的力量往往所剩无几,还把自己搞的特别累。这次感受到出拳时全然放松,最后的落拳点反而充满力量,再一次体会到,有时候拼尽全力一味的朝同一个方向用力,难免耗散更多,相反的,换个角度甚至是反方向,往往更有助于蓄能,这与“慢,即是快”是一个道理。

太极拳技巧二:静

从预备到收式,都要心静,意静,神静。外静,排除一切干扰,于世事而不见,听而不闻,神不外弛,意念贯注。内静,神气内守,意导行随,气随行走,意气力合。

汐小记:其实这一点,与当下流行的瑜伽是共通的。瑜伽所倡导的静心冥想,是通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培养深度专注力来平衡身心,舒缓压力。但冥想不止静坐一种方式,练太极的过程也是赶走浮躁,沉浸式专注气与力的动态冥想。我想象着双手抱住一个大气团,随着身体重心的左右移动,上下起跳的姿势,尽量不让气团涣散,欲速则不达,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强烈的对比才能进一步深化彼此的理解,这就好比,只有当亲身去到国外,接触到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才能更深入思考自己,思考本民族最深入骨髓的那部分文化。只有当我们跳脱出原本狭小的范围,遇到完全不一样的刺激点后,我们才能更透彻的了解原来的状态,最初的自己。

太极初体验

太极拳技巧三:空

心空,意空,神空,体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全身气息充盈。

汐小记:对于空这个概念,我理解的并不深刻。只是有个模糊的感觉,双手中的那个大气团,圆圆的,满满的,正是因为它没有被任何一个实体占据,空空如也,才能容纳更多内容,才能放空原本被各种意念各种情绪塞满的内心,空了,也就清净了。

太极拳技巧四:通

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一通无有不通。一动无有不动,动则根松摧,中通畅,稍发透,气行通达无滞处。

汐小记:我所理解的通,蕴含两个内容。

其一,原本因久坐僵硬的肌肉,阻塞的经络,通过身体的旋转、舒展、拉伸、跳跃,加速新城代谢,让气血运行更加通畅。每次去按摩人家都会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液循环、淋巴排毒各种通道被打通,身体自然越来越舒服。

其二,动作的通顺畅达,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般快慢结合,不同动作间顺畅的相互转化,毫不突兀刻意,身心通畅。

太极拳技巧五:乐

即是笑。笑为发自内心之笑,是内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则气降体舒神畅。

汐小记:其实,我把太极拳当一种娱乐方式看待,我就觉得很好玩儿,过程中我也很有乐趣,也许这种不够虔诚的态度会让专业人士不悦,但我所领会到的乐,便是自己通过练太极而感到快乐。

在我看来,无论是太极、瑜伽、还是其他各种舞蹈,都是放松兼顾锻炼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没有时尚与落伍之分,不过是每个人基于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当下最合适自己一种玩儿的方式罢了。

不过许多明星网红各类弄潮儿选择了瑜伽,而大多选择太极的都是中老年人群,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下瑜伽成为一种时尚的原因。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这里面有没有裹挟了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因为瑜伽来自于印度,所以国人大力热捧,人人趋之若鹜形成了一种潮流,就好像外来的圣诞节或情人节大家都会兴致勃勃的去凑个热闹,而我们东方的情人节七夕或者春节,相比之下就冷清了不少。

但本质上,二者都分别是东方两个古老民族流传下来的精神瑰宝,各有各的优势,其实可以的话二者都练练,相得益彰。

太极初体验

太极拳技巧六:圆

太极即是圆,阴阳各半,互为包容。一动一圆,一静一圆。无论是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还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均以弧形、圆形动之。

汐小记:初接触的我对太极拳法的圆融感受并不深,许是我动作不到位吧,暂时感受不出每个动作的弧形,所以关于太极蕴含着关于圆的思想,更多是出自对易学的浅显了解。

太极拳技巧七:柔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棚而不架,松而不散。动如棉中裹铁,屈伸轻灵柔缓,从容、安舒、柔合。

汐小记:对于柔感受最深的,是对比起小时候学习的跆拳道,太极动作的轻柔缓慢,但柔中有刚,慢里有未曾预料的出其不意,在看似绵软无力的瞬间集中出拳的力量,于缓慢的动作转换中蓄练关节的韧性。

最让我吃惊的是,断断续续锻炼了小半年的我,做完肌肉训练仍感觉游刃有余的我,练完这套看似轻飘飘的太极动作后,虽无气喘吁吁,可全身汗如雨下。

太极拳技巧八:连

太极拳套路从起势到收势均为连贯系列动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为轴,动作如行云流水,均速连绵不断。

汐小记:初学的我暂且感受不到“连”,我眼巴巴的望着老师打的连贯顺畅,歆羡不已,慢慢来吧,我幻想着将来的自己也可以如老师这般打的行云流水,所以现在早起便有了新的动力,睁开眼睛最开心的事就是起来打太极,莫名的激动,哈哈。

太极拳技巧九:缓

气沉丹田,动静相间,思绪高度贯注,一招一式,缓慢匀速,意气合一,悠缓流畅。

汐小记:亲身试过才知道,太极中的缓慢相较于跆拳道的快、准、狠真的是千差万别。本来就是急性子的我,跟着老师一遍遍完成动作,慢动作中凝神静气,滤掉心浮气躁的杂绪,磨炼心性的同时,身体力行的感受欲速则不达的内涵。

太极拳技巧十:合

上下相合、左右相随、内外相应。外: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眼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气功要合。开合自然流畅,全身协调和合。

汐小记:打完一次太极后,感受最舒服的部分就是体会到一种平衡。通过气息与动作的协调,感受到身、心、意三者的平衡,从而由内而外的产生一种静谧的喜悦。

太极初体验

后记

不经意闲谈间,聊起自己正在练着太极,知道的人第一个反应便是:你果然提前步入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仔细回想了下:早睡早起、重视睡眠、关注健康、练毛笔、打太极…确实是现行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对比小年轻们的蹦迪“吃鸡”刷抖音,我确实是落伍的一塌糊涂,但内心并不“嫌弃”自己,甚至小步快跑大步迭代的奔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并且乐此不疲。

我只想说的一点是:我不恐惧衰老,也不想推迟面对衰老的时间点,相反,坦然接受这个自然规律并满心欢喜的享受时间的馈赠,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