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教我的事:从贪婪到无执‖九型诸子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之诸子教我的事
《老子》这部作品有个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就在于书中说:“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是否会发展成这样的文明地步,但就过去的两千多年来讲,这样的提议是不现实的。
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往往称老子为“没落的贵族”,“小国寡民”代表回到小农社会的愿望。“小国寡民”在春秋时期或许确实存在,也或许是上古时期留下的记载,又或许只是老子的个人理想。比如《庄子·胠篋(qūqiè)》描述为“至德之世”:“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庄子》这段文字和《老子》八十章都只有后半段重合,留下了更多的疑点。为什么老子会支持“小国寡民”、支持“老死不相往来”呢?也许,这只是一片叶子,我们必须追寻到它的根部,才能明白其养分的由来。
海伦·帕尔默在《九型人格》中这样描述5号性格:“他们在困难面前往往会选择撤退,把个人的需求减少到最低,尽量不去依赖他人。他们对于独立的精神解释是:我不需要那些东西,我完全可以自己生活。”而在老子的“小国寡民”里存在着相同的景象,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没有交易,人民能够自力更生而衣食无忧。这恐怕恰恰是老子在潜意识中映射出来的状态。
《九型人格》描述从“贪婪”到“无执”的区别:“依赖来自于落空的欲望,而无执就是无所求、无所依,它与依赖是相反的。”翻开《老子》一书,充满了对“贪婪”的劝诫,对“依赖”的反对,对“无执”的倡导。最典型的是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其中总共二十段文本,但基本上都离不开以上这三个关键词。
比如:“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一章文字取自楚简甲本,是通行本第五十六章,帛书第十九章,文字上几乎一致;甚至楚简的下一章内容“以正之邦”,和通行本、帛书都是一致的。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其中至少三个不同版本在段落、文字上别无二致,基本可以排除错简、被篡改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一章在意思表达上是连续的,然而为什么读起来感觉不连贯?一般的注家,往往断章取义,导致前言不搭后语;或者断言错简、赘述。如果从“无执”或“不依赖”的角度来解读,自然就通顺了:“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在其他版本中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常被解读为“知‘道’者不言,言者不知‘道’”。此章中间有个“故”字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字之后的亲疏、利害、贵贱统言摆脱对人、事、物的依赖,因而“为天下贵”,要说明的是“不依赖”的道理,所以“故”字前文应该起举例、类比的作用,“知之者不言,言之者不知”是说明“知”无法通过对“言”的依赖而达成,反之亦然。这种描述像是广义相对论推知的“黑洞”,因为任何信息都无法从黑洞中逃离,如果从黑洞里面跑出一束光,它就不能称为黑洞了,黑洞内部和外界是彻底隔绝的,是与外界没有交易的饕餮,是一个“善下之”的强大引力源。所以,“知”如黑洞,“言”如光线,是黑洞就不发光、发光的不是黑洞,其特点相当于“闭其兑,塞其门……”,这称为“玄同”。所以结论是,不因为“得”而怎样怎样,才成为“天下贵”,而是因为自身具备的这些特点,才为“天下贵”。总而言之,即是“无执”。
楚简《老子甲本》的其他章节也一样在描述从“贪婪”到“无执”的提升,比如讨论“知足”的就有三章:“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又如“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颂”,这也是“无执”的价值取向。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老子的“小国寡民”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在个人修养上追求“无执”,再到政治主张上也同样追求“无执”,这就是他总体的思想倾向。
当然,“无执”很容易被误解。海伦·帕尔默说:“这种强迫性的不参与、不联系和不受控制往往会让5号性格者相信自己高人一等,以为自己可以无欲无求,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因为他们已经拥有的而感到满足。真正的‘舍’,也就是无执,并不是这样的,它需要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所有的感情,需要你能够接受所有表现出来的现象,然后才放手,脱离一切。”老子为什么要翻来覆去地讲各种知足、不欲呢?恐怕是正是怕人误解了无执,因为那就是一种“状态”,不能通过言语来接收,所以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就有如老子跟你说:“来,我跟你讲如何成为‘黑洞’,它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得……”光是听听看看没什么作用,必须经历过、感受到、察觉到,然后才能达成。
道家的宗师无疑是老子。而道家教我的事,就在于对依赖的察觉,到对自身光芒的收敛,这就是从贪婪到无执。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