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扬州出行小记

2023-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橙汁

四月的最后两天整体上是在扬州度过的。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扬州,首先是“花团锦簇”,其次是“慢”。

花团锦簇

我看到了四月的扬州,四处充满盎然春意,李白笔下的烟花三月在四月也尚未失效。

小巷店前、杨柳桥下、路边栏前,自然的色调未在参天大树下黯然失色,反而成了和谐的背景加以衬托。与其说是来到了扬州,不如说是掉入了花海仙境来得贴切。

扬州有三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那是来自心灵的接受与独享,是对自己灵魂的洗涤。

在28号傍晚,我和舍友走进了与皮市街较近的一条巷子,或许那时未到夜市,只有少数人摆摊和少数的游人。

越往巷子深处走去,一路上文艺的店面与字体,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还有三个正在唠嗑的奶奶。

奶奶见我们走来,便向我们介绍起扬州烧饼,4元一个,虾仁和肉馅。我和舍友一人买了1一个,滚烫滚烫的,薄薄的棕色纸袋根本无法隔离多少热气,全然将热度送往手掌和舌尖。

我自认为是值得的,在傍晚的微风中,伴着晚霞一起不问时间,只是享受。

在打车和做公交的途中,我还可以看见许多与我相隔不远的小巷,它们或长或短,却也多有着鲜花的装饰。

这些小巷都是安安静静的,没有商业化的熏染。在夜晚的东关街和29号的彩衣街,最让人喜欢的是动人的音乐声和烈日下的林荫小道,那是少数让我觉得享受的时刻。

还有个开心的插曲是我在录像期间热情的大叔在向我招呼比耶,虽说并不知道他的模样是否在我的手机留下痕迹,但他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来轻微的一笔。

我是不大喜欢热闹的夜景的,或身侧有人会好些。但多数时候我是会有些厌恶喧嚣的人群和拥挤的街道。

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理由,或许我天生比较喜欢安静的生活,或许是我嫌他们惊扰了天上的星空,我也不知缘由。

有一个塔我在两天经过了三次,我和舍友开玩笑说:这也算是故地重游了。

这三次它都让我觉得很安心。街道上的人们并不会像在公路上的一样赶时间去下一个目的地,他们慢慢说、慢慢走,我看着他们,模仿着他们。

在沿途还有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比起刻意去的景点,我更喜欢看着偶然遇见的风光:或拱桥、或小河、或枝繁叶茂、或晚霞、或路上的行人……

欣赏车外的风光是我一直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情。

29号我们从宾馆坐公交出发,这一路我看到了许多我从未看到的事物:

副驾驶上的纸书,在大叔手上翻开

仿古花纹的栏道,连着一丛丛彩色

整整齐齐的纸方块,排列有序在大货车上向前出行

安静坐落的小街巷,为高耸的大楼提供喘息的机会

而这一切,在广播播报“石塔寺到了”之际,消失殆尽,连着满载的乘客一起,只剩下司机继续前行。

坐公交和打滴是全然不同的,二者一慢一快,所带来的的感觉自然也无法相比。

打车前往扬州东站时,车上坐满了人,开着三个窗户,那风在我脸上框框作响,眼睛还有点苦涩涩的。

我们经过了万福大桥后,下坡时慢下来了 ,路旁的花与树同着夕阳一起欣赏,又成了难得的美景,与道路名相称着:锦云路、烟花三月路。

在我们即将到达扬州东站的隧道里还有壁画,在安静的灯光下一起陪伴着前行的车辆。

我先前并不是一个乐于出行的人,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旅游。

我想或许旅游从来都不只是去景区打卡,不只是去消费,而是你去用身心感受,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气息,感受人类亲手构建出来的世界。

或许旅游就是去用行动赞美人类,去高歌从古自今的延绵不绝,去享受时间与心灵的统一,去战胜脑海中想象的恐惧。

所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出去走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