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算法,帮你还是害你
这两年,很多网友都有过这种经验,当你在不同的网站浏览资讯的时候,网页底部或空白处或内容中间出现的在广告产品,就是你今天或前些日子在购物网站上浏览过的产品!
刚开始看到关注产品的广告时,你会觉得——这么巧,是不是刚好碰到搞活动了呢。于是,你就不由自主的点击出来看看是不是这件产品在搞活动,其实没有搞活动。
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只要你在购物网站如在某东上浏览了几种产品——不管是用电脑浏览的还是用手机APP浏览的,关掉购物网站或APP后,这时候你用网页看资讯,广告的内容是某东在销售的产品。
浏览过的广告,在你打开其他网站的时候,广告内容全是你刚看过的或最近看过的产品,我喜欢逛某东的购物网站,没想到在新网页打开的广告全是某东的我浏览产品的广告。
这么说,一定是手机或者电脑网站收集了用户的浏览记录,分享给广告主,以便机器推送广告到相关客户,提高了广告投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你想想看,如果你推送酒的广告给一个不喝酒的人,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但是推送给一个在购物网站看酒的用户会更有效果。
这种点对点有针对性的推送不仅体现在广告上,还体现在新闻资讯上。典型的就是今日头条,最早启动这种方式。比如你看了一篇“运动手表”的文章后,在你刷新或看别的文章时,会出现好几篇“运动手表”相关的文章,你再看的话,又增加几篇相关内容的文章或照片给你,一切像是为你量身定做一样。
这就是机器算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据了解,今日头条资讯推荐系统通过三个维度变量解决用户、环境和资讯的匹配:
一是内容特征,图文、视频、UGC小视频、问答、微头条等,每种内容有很多自己的特征,需要分别提取;二是用户特征,包括兴趣标签、职业、年龄、性别、机型等,以及很多模型刻画出的用户隐藏兴趣;三是环境特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用户对信息的偏好有所不同。
今日头条的新闻推送就是个性化算法,根据你浏览的新闻给你推送相关性新闻,让你在窄小的空间里嗨,满意你的需要也封闭了你的视野,看不到更广阔的资讯。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个性化算法推送呢?
罗振宇在在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到一个例子,他说有一个朋友终于驯服了今日头条。他朋友在今日头条上从不看美女,只看他需要的相关知识,他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坚持不看美女,最后机器就不给他推送美女了,只推送相关的业务知识。
在这个例子里,这年轻的朋友需要强大的定力,就是违反常规的坚持不看美女照片,多性感的也不点,因为他知道如果点了之后将有大量的时间用来看美女照,多次下来机器再不给她推送美女。
普通网民中有多少人这么有定力呢?我看没多少个。
为了应对个性化算法,除了提高定力外,还要提高专注度,看资讯要有目的性和时间性,不能一打开今天头条或其他APP,就漫无目的花费大量的时间花在没有质量的劣质腐朽的自媒体编造文字上。
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