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电影

做个孩子|电影《希弗和希索》观后感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22人  EH0LE

“你是怎么成为一个大人的呢?”

有时候我常常会这样问自己,大概就是从我开始学会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吧。

最近看了三部与孩子有关的电影,《希弗和希索》是最触动我心的一部。

电影讲述了两姐妹希弗和希索成长中的故事,希弗作为姐姐,是两个小孩中懂事优秀的那一个,总是帮忙干家务,照顾妹妹,而希索就比较任性了,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吼大叫,撒赖耍泼。

“她是那么乖的一个孩子,从来不做任何要求,还从来不挑食,为了迁就我,还吃烤焦的面包,她总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她自己都没发现,她就像个大人。”

这是一天晚上两个孩子的父母在房间外说的一段话,而这时候希弗已经因为父母总是偏爱着希索赌气不说话一天了。

是的,电影里小孩子表达生气的方式便是:“我再也不和你说话了。”

我小时候也会这样。还会故意在和自己冷战的小伙伴面前表现出和别人亲密的模样,显示自己不和ta做朋友也可以过得很快乐。

那时候我常常会容易把自我摆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又深知这种高傲并不对这世间有任何作用,然后又不得不做一些出挑的事情来引起别人注意,但失败的概率往往很大,并修复不了友谊,还会背负骂名。

这是我以前常常会陷入的社交循环,后来才慢慢明白并接受了自己的普通,小心翼翼地藏好了那些骄傲。

所以在看到电影里希弗和希索各自用“不说话”这种方式来表现生气的时候,我内心真真是觉得亲切的。那其实是人们生气时一种很本能的体现,却可能只适用于孩子。

其实我并不会怀念儿时和朋友冷战那些赌气不说话的时刻,因为回想起来其实都是自己极重的自尊在作祟,并没有改变任何。

但偶尔我会想念那个把自我看得极重要的自己。

希弗在影片的最后说:“如果一直做好孩子,大人们是不会改的。”

这是乖孩子对世界的第一次反抗,因为家人们爱她,所以开始尝试依附她的规则去改变。

这是作为孩子,父母所赋予的最好的特权。

离开家是没有的。

我记得母亲从小教过我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要多为别人想想。”

我知道的,我也深知这在当代社交中的重要性,于是又忍不住把这部电影多看了两遍,让自己在她们的任性里多打几个滚。

做个孩子,真好啊。

-THE END-

我把糖分给你吃,你别生气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