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淼课堂Day1#理财就是投资吗
首先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理财?是不是就是投资。
答案:不是。
理财包含投资,但又不仅仅是投资,家庭日常财务规划,日常消费支出,保险规划等跟钱(赚钱or花钱)有关的一切动作,都是理财。
其次,让我们认识了几类资产,生钱资产vs耗钱资产vs其他资产
顾名思义,生钱资产就是会【持续】(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带给我们现金流的资产。比如,没有贷款的出租房。什么是现金流,就是资产。
富人的生钱资产占总资产的80%以上。
而耗钱资产就是持续让我们投入现金流的资产,比如自用私家车,每年要为止投入保险费,油费,停车费,保养费……
其他资产可以说是介于前面两者,他可能生钱也可能耗钱,完全是一念之差。比如你持有的实物黄金,你不买的时候不能给你带来现金流,一旦你卖掉有可能会给你赚一笔,然后,也就没有后续了。
最后介绍了我们的支出和收入,支出分“好的支出”和“坏的支出”,那什么是好的支出?可以带来更多收入的支出,比如花钱买“生钱资产”,带来持续的净现金流入;比如花钱学习某项工作技能,会增加后期工资收入;花钱学习理财,获得非工资收入。
坏的支出,就是让你的钱变得更少的支出,比如非必要性消费,不懂乱投资。
富人的好支出占总支出的80%以上。
收入分“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所谓工资收入,就是自己付出时间、精力、汗水挣来的钱。比如你必须去上班才有收入,俗称“睡前收入”。非工资收入就是你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去老大也能有的收入,比如投资收入,书的版税收入,俗称“睡后收入”、“躺赚”。
作为普通人思维,我有疑惑,在理财课程上,经常说“拿铁因子”,就是说一个人喜欢喝拿铁咖啡,每天看似十几块,买的多了,这方面的支出其实也多了,应该戒掉自己的“拿铁因子”,此处“拿铁因子”可以替换成你喜欢的奶茶,烟,酒……等每一次花费不多但你会持续性的在这方面支出的”习惯or喜好“。那么,我们理财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什么?不会都是”高大尚“的目的吧,多多少少有一些想让自己“拿铁因子”这一喜好能够“自由”的吧,我们在财务没有那么困苦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戒掉这些“快乐”吗?当然,收入还基本温饱的时候,确实不应该花钱去做一些“不必要”(不做我就活不了)的消费。
还有,作为普通收入普通人群,学好技能好好攒钱到“第一桶金”难道不是“起步”动作吗?为什么要说靠“工资收入”是不行的呢?没有工资收入,哪来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呢?所有的理财课无一例外都是说,不要指望工资收入,要去创造“睡后收入”。
话说国内年通货膨胀率10%以上,什么风险系数不那么大的投资收入能够大于10%(跑赢通胀)或者20%(略有盈余)呢,看到这个20%是不是都有“暴利”的感觉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从版税、网络培训课程这方面突破非工资收入实属不易((因为要实打实技能),所以相对来说,买股票买基金似乎就容易很多,手机上一操作,无比便利,所以成了很多人首要选择的投资方式,但是,往往门槛低的,其实想要真正习得技能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亏损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状态。
所谓财务自由,就是“睡后收入”能够覆盖掉家庭日常开销,故学习的初衷,改变投资的收益率,如果能够安稳的达到20%的年化,那么先努力的养一只100w的小金鹅,下蛋能够基本覆盖家庭的日常必要支出了,其他方面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