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年会总结——知识建构交流
有的时候发现,世上没有真正的爱面子与胆小到不敢回答问题,当你想要交流的心情满的都快要溢出来的时候,当所有的东西,内在外在都在一步一步逼着你,告诉你,除了这次机会外,可能见到这些专家的机会就会非常少的时候,爱面子和胆小都是不存在的。
站起来提问时,感觉世界上只剩下我与专家两个人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在新加坡知识建构专家陈成志教授讲完之后,有一个姑娘把我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已经问了,我只能去问一个没有深思熟虑过的问题,如果在讨论初期,学习者思考的问题比较趋同,那么如何促进观点的多样性。教授回答,从来没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大概是学习者没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因此学习者不敢将自己真实的观点阐述出来。可能因为太紧张了,便也没有细想这个问题,我想问的核心在于,学习者所处环境是安全的,但是学习者本身对探究内容没有太多想法,那么这时,如何促进学习者发展多样化的观点。总之,陈成志教授这条线,是断了。多少是有点可惜的。
下午参加了张义兵教授的讲座,听到张教授介绍了中国版的知识论坛,心里相当之激动,心想终于有现成的软件可以使用,便怀着解决自己剩下问题以及认识张义兵老师这个存在于文字中的人的目的,在张老师上厕所之后围堵了他。不得不说,还是有所收益的。在知识建构课堂中,先通过教师告知学习者这节课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搜索,产生自己的问题,发表在知识论坛中,学习者或者老师进行筛选,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继续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问题能够探究的深度都是深浅不一的,且一定会有学习者最后探究不下去,也就是说知识建构中的问题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问题可能会死亡,也可能会复活。另一问题是小组问题,这个问题我之前思考甚少,以为还是按照传统方法分组即可,但是张老师告诉我,知识建构的课堂小组是动态变化的,课堂中提出的问题经过筛选后,成员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动态选择小组,当然小组与小组之间也会进行交流,这也就是张老师博士生研究的外组中介者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着实令我耳目一新,在以前看到的论文里,从来没有对小组有细致描述的,而今又对知识建构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随便插播一张图在第三天早晨,专程去听了张老师学生的论文报告,知识建构中的外组中介者的影响,这个立足点可以说比较新颖。仔细听了这位学姐的报告,研究可以说逻辑比较严谨,且方法很专业,对比来说,感觉自己真的非常非常不专业。在报告结束后,针对PRE中展示的内容,和学姐进行了讨论。虽说她研究的是外组中介者,但是她只针对了外组中介者对本组的知识增长的影响,但是按照题目来说,这并不是社区的知识增长,而且,从头至尾,学姐的研究非常依赖于平台的数据分析,不可否认的是,数据分析确实会给研究带来足够的支撑,而且看起来还会相当专业,但是很明显的是,数据也会有偏差的地方,在分析数据的同时,还应该课堂观察一下外组中介者的具体表现如何。此外,学姐论文中判断外组中介者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画了小组矩阵图,这说明小组是固定小组,这与前一天张老师与我说的是相悖的(张老师当时告诉我,他们已经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实践中),就这一点,我对小组如何分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学姐告诉我,他们的课堂是课堂之上,会让学习者先提出自己的这个领域下的问题,再自己查询资料,将自己的问题继续下去。因此小组按理说是依据兴趣进行分组的,但是也会出现我们是一个宿舍的,我们就分一个小组的情况。但这样就与知识建构需要的相违背。学姐还提到,在她实验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女生中途又换了小组。可是我们的文化环境会不会感觉这样的行为多少有些尴尬,学姐说,她专门去采访过被换组的同学,感觉也还行。后续他们可能会采取谁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就到某个问题下讨论就好,不用真实的划分小组。这个观点我认为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我自己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验。
下午时,听了张义兵老师的研究生的有关于学习科学的报告。多少让我有些感触。以前感觉读研只是为了拖延进入社会的时间,所以对导师的学术水平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而今,我还是很喜欢我的导师,但是在学术方面着实不能给与我们过多的帮助,这一点真的让人感到很别扭。看到南师大的同学们,有具体研究方向的导师,都会指导学生在一个大的主题下研究一些细小的点,这样实际上也会比较容易发C刊,而我们,这个人是这个想法,那个人是那个想法,想法汇聚不到一起去,最后就剩每个人都在单打独斗。很辛苦,但是也没有办法。总要再努力一点才行。
以上就是我这三天的收获,用陈丽老师的话来激励我自己
用手机总是拍不出理想效果有为才有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