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个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读后感
初次看见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挺有趣,分享给朋友,朋友立马回了我一句"我想做一个在你的坟头上撒花敬酒的人"。后来我说这是一本收集二十多位名家作品的书,朋友立马为她的调侃而道歉。有一个博人眼球的书名还是略胜一筹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书里的内容。同样是回忆母亲,但这些名家的作品读来却是那么让人舒坦、自在。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怎么看都觉得这句话充满了人间温情。虽然中间隔着生死,但有你有我,还有我们的一生。你希望我都如何回忆你,带着笑还是很沉默?
最令我动容的生死观是石评梅写父亲的那一篇,父亲同作者所言:我愿能悄悄地走了,不要给你们灵魂上感到悲伤。生如寄,死如归,本不必认真呵!
生如寄,死如归!这是多么坦然自若的人生观。不愿增加生者的愁苦,但愿能悄悄地走了,不添麻烦,不徒惹伤悲,哪怕是死别,亦不必太认真,太当一回事,我们只是寄居于世,离去不过是万流归宗。
但俗世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如同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这篇里所言的: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们不舍这人间的烟火气,如同孩童不舍母亲的怀抱。我们都愿做母亲的孩子,不论我们活到多大的年纪。有母便可安心地做个不老的孩童,安心地享用母亲满怀爱意的嗔怪。于我而言,母亲永远是我最牵挂的人,只要她在身边,我变永远都是个孩子,她会教我处理人情世故,教我做可口的饭菜,教我基本的生活技能。
人生三情,亲情,爱情,友情。唯有亲情是不由我们选择却牵绊我们最深的。
仍然记得高三时候,因学习紧张,压力大,而且一个月才能回家,妈妈怕在学校吃不好,便每隔一个星期骑着电动车从离学校三十多里的家给我送饭一次次成绩的起起落落,我感受到了高三的痛苦,一次次的考试,也让我身心俱疲,那段时间真的在咬紧牙关在坚持。朋友们都说你真幸福,妈妈每星期都来看你,给你带好吃的,只有我自己知道每次看到她大老远跑来,我的第一感觉并不是开心,而是心酸。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对我所有的期待。这份沉甸甸的爱,我会牢记一辈子。
关于爱情,我们大可沉浸在沈先生“我爱这悠长的旅途,可以从容地想你”“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的惆怅里。亦可拜倒在朱先生“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我的快乐即是爱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愿不愿待我好则非我所愿计及”的脉脉含情里。又或者在许地山先生所描绘的故事《别话》里体会爱情的伟大:我离开你以后,切不要因为我,就一辈子过那鳏夫的生活。你必要为我的缘故,依我方才的话爱别的女人。
很喜欢那句我们彼此忙碌,各自安好,更高处见。爱人,是我们后半生的依靠,一定要去寻找可以一起共同进步的人,有共同的爱好,一起慢慢变好。我最羡慕的就是大街上手拉手蹒跚过马路的老人,脸上写满了他们一生的经历,可转头,此生最爱的那个人还在身边。
谈及友情呢,巴金先生所述的“相见时没有大悲大喜,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说尽了千言万语”正是我所憧憬的情谊。
而幸运的是,正好的年纪,我遇见了这样的朋友,懂我伤悲,知我欢乐,恰好合拍,兴趣相投,一起同窗走过高中三年,一起下课趴到教学楼二楼拐角处谈天论地,一起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如今,分散在各个城市,却也约定着一起来场毕业旅行,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就如顾城的诗中描述的一般"风在结它的种子,草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觉得十分美好。"
若我不能做那个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那便愿你能做那个在我的葬礼上描述我一生的人。我希望你是带着笑的,温情脉脉地,或者略带调侃地,轻松地讲述我们之间的故事。
不希望你为我落泪,不希望你为我悲伤,想我的时候就写一写信,一诉衷情,或者望一望夜里的星,你便知,我同你一样,不曾忘怀我们的过往。
这一生太短,然爱意绵长,拉长了我的思念,加多了我们的相聚。亲人,爱人,友人,一同构筑了我们的人生。一程相伴,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