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没有机会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楚简约
重庆森林.jpg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们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重庆森林》

你永远没有机会去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悬疑。

蔡骏: 写好一个悬疑故事需要准备什么?11月2日我在知乎Live上做了这样一场直播,多达一万七千人在线提问,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热爱文学的梦想,感受到他们因文字而悸动的心。希望热爱文学的你,能在答案里有所收获。

1、读者: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写悬疑小说的契机是什么?

蔡骏:我写作其实很早了。最早在2000年的时候,榕树下网站,那时候是第一次的网络文学刚开始的时候。当时是像安妮宝贝啊,宁财神啊,李寻欢啊……那波人。那么在榕树下网站的时候,我写了很多中短篇小说,那么现在看起来还蛮像纯文学的,而且那年我还得过一个贝塔斯曼人民文学奖。获奖的作品还发表在那一年的《当代文学》期刊上。那是一个比较权威的期刊。那么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开始写悬疑小说呢?因为其实那个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悬疑小说。只是因为一次非常偶然的在网上和人聊天,是榕树下的一位网友,叫23。那是2000年的年底,圣诞节的前后。

那是网上流行的一个叫“女鬼病毒”,那时候我就跟她说,我能写像《午夜凶铃》那样的小说。因为那时候看了《午夜凶铃》的小说和电影,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很有欲望去写这样的故事。而且之前有一些素材的积累,那么我就像打赌一样的写了自己第一个长篇小说。赌注是什么也忘了。在第二年,2001年的春天,这个小说写完了,就首发在榕树下的网站上。这也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中文互联网上的第一本悬疑小说,或者说惊悚小说,就是叫《病毒》。就是这样的一个很偶然的打赌,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悬疑小说,就此开始了这个类型的创作。

2、读者:您觉得你最好的一本书或一部作品是什么?

蔡骏:从长篇小说来说,我一定会回答是最新的作品,就是还没有出版的那部作品。新书,今年年底会出版。为什么说我自己最喜欢呢?当然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是最新的,而是因为在这个里面,我有了很多创新,不管是在故事结构上,还是在叙事的手段方面,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和以前很不一样。

我在这里面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主角形象,很特别。我在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里面我就提到了这个人物形象,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至于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当然一定是《最漫长的那一夜》——目前来说有三十多个短篇小说,有好几篇我都比较喜欢,比方说像第一季的《北京一夜》,第二季里的《白茅岭之狼一夜》,还有就是最近新写的一些东西。

其实这里面有我自己个人的一些情感,自己个人的成长史,,既是写社会写集体,其实也是写我。其中也得了很多的文学奖项,最近刚刚得了个郁达夫小说奖的提名奖,非常幸运。

有些也在一些文学期刊中发表过。对我来说,或者说对悬疑小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或者说突破吧。也就是说我第一次实现了悬疑小说大量的出现在纯文学期刊上,其实还蛮自豪的。

3、读者:如何评价欧阳小枝这个人物?

蔡骏:其实欧阳小枝对于我的作品来说她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在不同的作品里,不同的欧阳小枝其实是不同的人,并不是同一个人。从最早《病毒》里出现的——还不叫欧阳小枝啊,只是叫小枝,严格来说她的姓应该叫阿鲁特——同治皇帝的皇后,后来在荒村里才出现的欧阳小枝这个名字,再后来在其他作品里这个名字虽然不变,但其实人都改变了。

像《天机》里出现过欧阳小枝,《生死河》里的欧阳小枝,最后出场的时候是一个高中女老师,跟主人公发生了一段师生恋,其实又是前生今世的一段阴阳恋情。而在我的下一本书,马上要出版的一本新书,也是最新的长篇小说里面,欧阳小枝又回来了,虽然她出场很少,几乎没有出场,但是她是一个重要人物。重要的一个线索。我觉得她是一种符号,她代表着我心目当中的一种特殊的存在,犹如山村贞子。

4、读者:新书会什么时候出版?

蔡骏:今年年底,应该是在十二月份,我估计是在十二月中下旬吧。十二月中下旬能够出版,上市。在《最漫长的那一夜》第二季后面有一个试读本,其实就是这本书,但实际上最终出版的那一本已经跟试读本差别非常大。

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在写作过程当中不断的修改自己。不断的去修正,不断的去挑战,甚至要去重写。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和突破吧。至于书名的话,那个试读本的名称叫做《宛如昨日》,最终小说也可能会改一个名字。

5、读者:写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怎么把握主要情节,怎么把人物刻画的饱满?

蔡骏:有人认为是灵感,也有人认为是技巧。当然这都很重要,天赋也很重要。还有生活阅历等等这一切。而我自己认为,写小说最重要的可能是耐心。虽然这听起来有点鸡汤,但是跟其他行业相比,写作的回报速度其实是挺慢的。

当然除非是你想通过写网文,一年写个几百万字去赚钱,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很多时候,大多数的我们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你写好一个小说之后,放在电脑里,很可能好几年都没办法发表,也可能发表之后,也没有很多读者来阅读,这个时候就很难。我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榕树下网站很多很有才华的作者。当时跟我同一个时间开始写的,他们的很多小说我都很喜欢,甚至很羡慕他们的才华。

但是几年之后,这些人绝大多数都销声匿迹了。所以我就非常的感慨,可能他们是觉得写啊写啊很辛苦,没有得到很多的认可,就放弃了。而我只是很幸运,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可能跟我是摩羯座有关系吧。就小说的写作过程来说,我的写作习惯,我一般是把整个小说都想好,再开始写。比如我写一个二十万字的小说,我可能写提纲会写好几万字,所以整个的一个过程虽然说不会很长,但是实际上是有一个非常周密的规划。

这样的一个规划其实是需要人的耐心,需要人的理智和理性。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同样强大的人,其实是不常能够遇到这样的人。如果说你是这样的人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进行长期的写作。如果只是特别感性,特别有才华,特别有想象力,有可能你会写出一部特别好的作品,但是可能很难坚持下去。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6、读者:脑海中的场景,情绪,人物形象,怎么也没有办法转换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感觉很痛苦,怎么获得写作的基本能力?

蔡骏:写作的基本功其实是真的很难可以的去锻炼出来的,当然大量的实践,是不可避免的,大量的写。你不管写什么样的,不管写什么题材,什么长度,什么素材,大量的去写。这个过程中,其实你会慢慢地去找到属于你的写作手法,你的语言习惯。你自己会形成一种你自己的套路。

说得不好听一点叫套路,说得好听一点叫经验。当然还有就是一个词汇量的问题,这指的是小说的语言。我觉得小说的语言既重要又不重要。当然词汇量我觉得是一个基本功,你要多阅读,看到好的语句,好的感觉,你可以记录下来。写小说我前面说到了一点,所谓的套路。当然这个套路仅仅是你个人摸索出来的经验。但是你编故事的时候,你要避免套路,你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你要不断地去想,有什么叙事方法,在故事方面,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整个的一个创意。

所以说你要在整个塑造过程中,你要去学会不断地修正自己,哪怕你写到一半的时候停一停,把自己写的部分读一遍,温习一遍,你会发现很多的问题,然后进行调整、修改。不止是修改过程了,其实也是在调整你未来的,接下来的这些作品。

7、读者:如何写好多线叙事,怎么用好这种写法的?

蔡骏:小说,当然它既有单线的,也有双线的,多线的。其实每一种我都写过,单线的,双线的,多线的,或者更加复杂的,或者来回切换的。

比如说地狱变里的这种作品,那肯定是多线叙事,千头万绪。其实这是最复杂的,因为每一个相互之间,要有穿插,要有对应,不能相互矛盾。彼此之间其实说,当你交代A的故事的时候,交代完了,当你交代B的故事的时候,其实你可以顺便交代A的故事,其实你之前A的故事还没有交代完,你隐藏了许多情节,通过B的故事,把A的故事又交代了一遍,或者说,给人看到A的另外一面。

那么你写C的时候呢,你又让大家看到了B的另外一面,或者也包括A的另外一面。但是实际上,你在写A的时候,已经包含了C的,你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C没有的那一面。但是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写作顺序的问题。

ABC你当然写的越前面的,当然会给后面留下伏笔。比方说你写A的时候的东西,当然你自然而然的,会在写C的时候带出来前后对应。你写C的时候让大家读到的,就自然而然会去想到前面你写A的时候有怎样的一些情节。可能会带来会心一笑,也可能你会故意设置一些彼此矛盾的东西,可能是有人在说谎,所以说这里面有很多很复杂的叙事技巧。

8、读者:写小说怎么把动作的语句处理好?

蔡骏:还是在史蒂芬·金的《创作这回事》里写到的,小说创作时,尽量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其实我现在也是这样的。我写完小说之后会做修改,会尽量删掉形容词和副词。因为我觉得动词是最简洁有力。如打、踢、抱、走、砍……这些词汇,读者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

如果大量使用形容词,就会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比方说,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虽然说表面上看起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都不算形容词,但其实都是形容词。我说的形容词其实不止是表面上的形容词,而是深层次的形容词。有时候我觉得一整段,一大段都是形容词。哪怕它有对话,有各种语言,其实没区别。

9、读者:我们如何描写生活中并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了解的事情。比如悬疑和推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经历过,难道说都用冥想?

蔡骏:我写过一个小说叫《杀人狂的故事》,里面写了一个连环杀人狂,就是那种很变态的,无理由杀人那种。我当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也没有杀过人,但为什么我能够这样去写?

因为我能够理解他那种状态,我能够理解人的那种孤独感,人对世界的一种焦虑,烦躁,人在社会之中得不到同情,得不到理解的那种感觉,我能够感受到。其实我觉得大家都感受过,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

小说是虚构的,但是人的情感是真实的。什么叫悬疑,什么叫推理?生活中其实悬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

比如说,你不知道我下一个问题会回答什么,你也不知道一个小时之后你会接到某一个神秘的电话,两个小时以后你的人生可能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你每天都有无数机会去跟人擦肩而过,但是你永远没有机会去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悬疑。就好像是《重庆森林》里的那句台词:“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们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

10、读者:悬疑小说中是突出人物矛盾重要,还是依托情节,感染读者重要?哪种方式更能激发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蔡骏:我理解你这个“依托情节感染读者”可能指的是情绪描写,环境描写,氛围描写,让读者产生移情,各种各样的渲染,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同情和感动。

但是对于一个小说来说,对于一个故事来说,永远是由矛盾推动着前进的。人物的矛盾也好,更大的社会的矛盾也好。我说的人物矛盾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一个人和他自己的矛盾。比如说,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有很多阻力,比如他自己身体的阻力,他可能有某种疾病,或者说他家庭的阻力,比如说他和父母,他的整个的身世阻碍了他往上走。

我举个例子,《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矛盾并不在于主人公盖茨比跟某某某的矛盾,而是在于盖茨比跟他自己出身的矛盾。出身贫寒的小人物突然之间变成了富翁,突然之间掌握了权利,掌握了财富,但他依然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小人物,在那个纸醉金迷的,在那个非常讲究社会出身的阶级社会里面他依然注定要被毁灭掉,这就是他的矛盾。他人和自己的命运的矛盾,跟自己出身的矛盾,跟整个社会的矛盾。这个矛盾,可能比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情,或者说单相思更重要,更能令读者感动,震撼。

11、读者:写作者总有一种自我暴露的欲望,但同时又有自我隐藏的本能企图,这样会阻碍了真实情绪的传达?

蔡骏:我觉得是这样,我们初学写作的时候总是写的太多,各种情绪都很饱满的像机关枪一样地扫在屏幕上,哒哒哒打出来。但是后来我们又学会有一种节制,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然最后还是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其实是一种平衡,当然这也是一种技巧。我们如何用节制的手法,用举重若轻的手段,去表达出非常强烈的情绪?因为有一个词叫先抑后扬,先压抑自己,先压抑自己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再爆发出来,那种感觉就很强烈,或者说那种戛然而止的感觉,突然之间那种张力。哪怕只有几个字,那种感觉会非常棒。

12、读者:关于写小说,是不是要读很多书才能写好,或者说小说的质量与读书的数量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蔡骏:我觉得写小说必然要读过很多书,我觉得海量的阅读是很多人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但是你达到了这个前提条件,并不是意味着你必然能写好小说。

这不是一个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小说的质量跟读书的数量,乃至跟读书的质量,也是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有很多所谓的读书家,平时也是博览群书,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非常的高,可能远远超越我们这些小说家。

但是他们自己并不是一定会写小说,哪怕写了也不一定写的比较好。这还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觉得首先读书是一件非功利的事情,而不是一件实用的事情。很多人都把读书看的很实用,为了完成某一个目标而去读书。或者说,为了写好某种小说,而去大量的阅读,或者因为某一个目的。

但我觉得小说就是一种纯粹的爱好,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不管读非小说还是小说,读历史还是其他的一些什么东西,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单纯的爱好。跟你写作没有一个必然的关系,但是你的写作一定会带有你阅读的烙印,这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了,对于写小说有很多必要的准备工作,必要的准备素材。读书,并不是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活往往比读书更重要。就比如说金宇澄老师的《繁花》,也是去年的茅盾文学奖得主。《繁花》说的是上海的日常生活,首先你得有这样的日常生活,你得有这样的阅历、经历,和一双敏锐的眼睛,来观察到这样的细节。我认为,这往往会超出读书的重要性。

13、读者:如何学会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发现一部作品背后的故事,发现这位作家隐藏在作品里面的背景?

蔡骏:不同的小说里面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世界观。比方说丹·布朗,大家觉得丹·布朗表达的密码学,符号学,历史,哲学,宗教等等这一切,我觉得其实丹·布朗的作品背后没有表达太多的东西,他只是在表达某一个历史之谜。

他只是在《达·芬奇密码》——为什么《达·芬奇密码》这个作品是丹·布朗公认最好的作品?因为他除了在表达一个耶稣以外,除了在讲述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宗教话题之外,他还讲述了什么呢?

讲述了一个女性主题,女性在历史上的角色,女性在社会上的角色。因为这一点,它在所有社会,包括在西方社会,仍然没有达到男女的平等。他在《达·芬奇密码》除了讲宗教以外,他隐含了这样一个女性的题材。关于耶稣的妻子,关于圣血与圣杯,圣杯就是女人。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包括在最后,耶稣也有后代,讲的是,我们如何尊重女性,尊重家庭,去尊重身为一个人的耶稣,而不是去尊重身为神的耶稣。我觉得这是他背后所表达的东西。

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并不代表我是丹·布朗的粉丝。其实我是史蒂芬·金的粉丝。在史蒂芬·金的作品中其实可以看到更多的作品背后的东西。比如说史蒂芬·金的很多作品里面包含着他那个时代美国人的一种危机感,那种苦闷,那种寂寞,或者说那种桀骜不驯。他对于中产阶级装逼的社会的一种反叛。

14、读者:阅读网文能提高文学素养吗?

蔡骏:关于阅读网文能不能提高文学素养,我觉得挺难的,但它一定能够提高你写故事的素养。它能够让你知道你怎么去写一个故事。怎么样去写的引人入胜。当然有一些小众冷门的网文,比如说历史、军事,这些能让你涨很多知识。

有一些写历史的朋友,他们的历史水平是非常高的,从里面你是能读到很多东西的。又比如说你读一些女性的、古言的、宫斗的,你可能会读到一些权谋。读到一些女人之间的小秘密,但是从更大的,文学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比较难。

我觉得其实各取所求吧,因为写网文的人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诉求是什么。其实网文诉求要简单点,真的就是读者那种感觉,那种爽感。当然也包括你自己一种发泄,一种表达,表达你的意识也好,情感也好,表达你对社会的一种看法,哪怕你很愤青的一种东西,YY的一种东西,都可以。

他其实是给你创造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面能够让你得到很多东西,得到现实社会得不到的一些东西。当然水平高的,像猫腻一样的这些大神,他也能带出许多其他的东西。他一些技巧、设计,包括一些文学背景、历史背景,都很有意思。但是可能这些和文学无关。

15、读者: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有意思,很精彩的创意和语句,但是写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下笔?

蔡骏:我不是很清楚你说的这种精彩的段落指的是写作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些碎片,很有意思很好看的碎片,还是一个独立的小说创意,一个故事创意。

我的经验来说,不管什么样的状态,最好的状态一定是你写作过程中本身的状态。不管你是突然之间来了灵感也好,还是写故事大纲,故事准备,都不能取代你实际去写的过程,都不能取代你一个字一个字去写所产生的灵感。

那种想象力,那种爆发的情绪。如果写剧本,是可以集体创作的,流水线作业的,这个人写梗概,这个人写大纲,再来一个人写分场大纲,再来一级一级一段一段的写。

但是小说不能这样,小说必须自己一个人完成,因为小说当中的每个细节,每段文字,都可能去改变你的故事的走向,都可能去影响你整个故事的气质。所以你必须去整个实现它,而不仅仅是那些片段。一个好的小说绝对不是一些漂亮的片段凑在一起,而是得要形成一个整体。

16、读者:写作中出现了跳出了计划外的灵感、创意,怎么办?

蔡骏: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当然你不要跑题,不要离题万里,不然你就变成另外一个作品了。

因为当你写作的过程当中,虽然你可能前期写出了很详细的计划,很详细的大概,但是你小说的人物有自己的生命。

当你写得好的的时候,状态出来的时候,人物的生命是独立的,他的命运不以你的意志而转移,他有他的生命,他的发展,所以他会引导你去前进的。这时候就有计划外的故事。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状态,你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神来之笔去打破你原来的束缚。

其实我的小说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时候我写到一半的时候,感觉这个人物写活了,他有生命力了,他在屏幕上会动,他有自己的情绪,甚至你晚上做梦的时候,会有跟他的一些对话。他能告诉你,他要做什么,他的命运要如何发展,他要爱什么,他的爱恨情仇,他的欲望……这一切。你会去改变你的计划,这是很好的。

17、读者:关于如何克服创作期的倦怠心理,以及失去灵感以后还能怎么办?

蔡骏: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对我来说,暂时还没有遇到过失去灵感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灵感的宠儿。很敏感,而且以前的灵感我都会记录下来。我记录下来的这种,不管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的灵感,可能累计也有好几百个了。

所谓的倦怠,我觉得是写作过程中的状态还没有调整好,或者说没有写到点上,你的那份感觉没有写出来,就导致你会产生一种倦怠感。或者说你自己没有让自己产生一种写作的快感。我觉得这对写作者来说非常重要,你要让自己在写作当中感到乐趣,而不是苦恼,而不是煎熬。这一点非常重要。也许你在写作过程当中,你的时间,你的经历,你有一种煎熬,你会感到很痛苦。

或者说你有一种移情,把这种情感移到自己身上,但是结束之后,你会得到一种快感。哪怕你写得泪流满面,痛哭流涕,但你依然会得到一种快感。这一点很重要,你要努力的写出一种快感,或者说一种痛感。让自己疼痛,让自己快乐,痛并快乐着。比方说我自己写小说就会一边写一边自己泪流满面。

就比方说像《谋杀似水年华》,有一段男女主人公十八岁的时候坐摩天轮,在摩天轮最高点的时候,我真的是在抉择,让他们是到底怎么样。是在一起,还是下来就分开,最后我选择的是让他们下来就马上分开,然后十年都不再见面,甚至说让他们觉得另一方都——女孩都已经忘记了男孩。虽然这很残酷,很痛苦,但现实如此,小说家写的是人物的逻辑。

人物的命运,而不是让人物变成小说家笔下的提线木偶。所以这样的一种快感,或者说痛感,会让你持续的有欲望,有动力写下去。

18、读者:如何修改小说?

蔡骏:关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人问,不知道怎么去修改自己的小说,感觉自己的小说没有地方可改。看到这个问题我想问你,请问你是哪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马甲吗?还是某位大师的马甲?因为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写作者来说,哪怕是非常有名的大师,哪怕是网文作品,都是有可修改的余地。

当然有很多很好的作家,非常优秀的作家,他小说写完之后,是可以让你一字不改的。加一个字嫌多,减一个字嫌少,但这也是他修改完以后的版本。

比如说海明威,他的作品,确实是没办法被人修改。他的文字非常精炼,你看到的只是冰山在海面上的八分之一。所以就我自己而言,我写小说是不停地在修改。写的过程中在改,写完了还要改。我最多的时候甚至写完小说以后整个要重写一遍,整个情节都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因为我觉得我有更高的要求。

当然如果你写的是网文那另当别论,因为你写网文是一边写一边连载的,写完马上要发的,你也不可能去连载了。这个就另当别论了,除此以外的,传统的,你必须要去修改。

19、读者:一个小说如果抠不出社会现象,或者哲理类似这种东西的话,还算一部好小说吗?

蔡骏:首先我们要看什么叫好小说,它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必须要表达一些很高深的东西,我们平时说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但小说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一定是很崇高,文以载道?我觉得不一定吧。

当然,我现在写小说的时候,我可能会尽量去写到一些社会现象,写到我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我对这个社会的关注,当然也可能会写出一些哲理的,人生的东西,但是我并不会要求别人也这么去写。小说最重要的是要写出特点,特色,个性,写出别人所没有写出来的东西。所以小说是包容万象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去太刻意,因为很多时候你想要去表达一些东西,往往觉得小说写不好,更像是在喊口号。

举个例子,可能有争议但是大家都在说,就是今年的雨果奖的《北京折叠》。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问题,这个作品是不是概念太突出了,讲述这个社会话题,讲述某一些阶级分化的东西,太明显了?

其实呢,我自己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左派,我也很喜欢这种讲阶级对立的东西。讲这种社会分层的,贫富差距的东西,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我知道,即便如此我们小说不应该写得太露骨,太直白,完全把故事为了这些主题而服务,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主题一定是隐藏在故事里面的,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创意,非常有意思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才能够去更好的揭示我们故事的主题。

20、读者:现在网上有很多的文学平台,各种各样的网站。我们究竟是选择走传统文学的道路,还是去写网文?

蔡骏:我觉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写网文的,可能你自身将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写传统文学的,你未来的人生可能变得完全的不一样。我觉得都可以吧,看彼此不同的抉择,也可能是看每一个人不同的条件吧。

蔡骏 ~~~~~~~~~~~~~~~~~~~~~~~~~~~~~~~~~~~~~~~~~~~ 悬疑写作二十答

[转] 原文 http://www.jianshu.com/p/a8a777f6c9c4

关于写作.jpg

我是楚简约,感谢您的阅读,

喜欢就点个赞呗,“❤喜欢”,

鼓励又不花钱,你在看,我就继续写~

非简书用户,可以点右上角的三个“...”,然后"在Safari中打开”,就可以点赞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