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昨天看见一个同事大哥帮他的女儿印书,一叠厚厚的纸,又裁又订,弄了一下午,终于变成了一本名副其实的书。
原来他的女儿刚刚参加工作,急需学习材料,买不到书,老爸就找来旧书一页页的复印。
此情此景好熟悉,以前我读书时,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没有教材,我爸托人找关系帮我印书。记得当时还抱怨说效果不清晰,只能凑合看了。
不知道那时老爸听了作何感想,一笑置之,心理肯定打鼓:这个小没良心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说父爱如山,真的如高山压顶一样,太厚重会让人窒息。
都说有女儿的爸爸很细心,看我同学的老公给他女儿扎小辫,我同事的爸爸可以为她织毛衣,而我爸却很粗线条。
印象中,爸爸总是在工作,他是警察,所以晚上经常值夜班,周末也会加班。所以基本我是在我妈的全权照顾下长大的。
我爸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登场,比如开家长会、中考、高考等等。但无论多忙,对我的事格外重视。
记得有一次我晚上跟同学出去吃饭,那时我都参加工作了,大概晚上九十点钟,我妈给我打电话,我说快回来了。
结果我将近12点才到家,就看我爸在小区门口等我。原来他九点多就出来了,一直没回家等了三个多小时。
……
离家在外求学的日子,每次回家父亲都会到车站接我,每次走父亲也都会送我上车。我想不让他接送,但为了让他放心,我没有拒绝,正如小时候他每天接送我上下学一样。
冰心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是的,彼时的我不曾觉得,现在回想起来确实父爱很是低调,且不经意。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一位乡下老父亲,坐火车几十个小时跋涉几千里,就为了给女儿送家乡的特产,人肉背负百十来斤的重担。我想女儿看到千里迢迢的老父亲定会泪流。
哪个父亲不是如此,做法不同,爱子之心都是一样的。
我的表姐夫在他女儿小的时候,每天下了班骑自行车回家,给女儿做晚饭,忙活半天,做好后自己不吃,接着回单位加班。
时间紧凑但内容丰富,有荤有素还必有汤或粥。夏季炎热,他每天早上都会为女儿煮绿豆汤。
现在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儿已长大成人,是否如我一样能体会父亲的恩重如山呢。
有一个电视纪录片叫《生门》,这是在武汉一个医院的妇产科,跟踪拍摄了几年,是对多个产妇生产过程的真实记录。
看了以后,很是感动。其中有一个脑瘫产妇的故事我记忆犹新。上天给她关上一扇门,必然为其开了一扇窗。
她有一对疼爱她的父母,还有一个好丈夫、一个善解人意的婆婆。临盆在即,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用爱改写着历史。
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父亲,一个七尺男儿,有一个脑瘫的女儿,没有抱怨,而是给予其更多关爱,甚至超过常人。
每天老爸早早的送饭来,有时还折一只梅花带给女儿,温馨而又细腻。给女儿梳头,陪女儿聊天。
就在女儿生产后,众人都去关注孩子,只有这位父亲心疼女儿,陪在女儿床前,安慰她,叮嘱她、抚摸她。
这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挚爱,是真切可感的,也是不求回报无私的。
几个月前去看了刘墉的画展,也听了他的讲座。那是我青少年时期的偶像,是精神导师,他的文章每片必读,受益匪浅。
如今刘先生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介绍他的画作,多数是对童年时光的回忆。
他的父亲在他未成年之前就过世了,但他的画里依然停留在父亲健在时的记忆,因为那是深刻的,纵使短暂也难以忘怀。
父亲怀抱着他钓鱼,给他讲故事,画面温馨感人,是一个父亲之于儿子的拳拳之爱。
有一次蚊子叮父亲,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孩子!”
保护和关爱儿女的心意,早已融进了父亲的血液,成为了习惯。不经意,就体现在举手投足间。
意大利有一部经典影片《美丽人生》,讲述的是一对父子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为了安抚儿子的心,父亲编造了善意的谎言,说他们是在做游戏。
最终孩子得以保全,而父亲却含笑而死。喜剧的开始,悲剧的结束,满满的亲情,无限的父爱。
父爱是深沉的,博大的胸怀与安全的依靠就是他的全部;父爱又是绵长的,无声的支持与坚定的眼神就是他的核心。
END
个人微信公众号:李拜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