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榴莲不是苦瓜
2022-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晓读陈记
阅《蔬食斋随笔》(聂凤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25.00元)。
蔬食斋随笔书中《锦荔枝•癞葡萄•苦瓜》一文,说苦瓜传入我国有两条线路:
它的祖籍有两说,一说是中南半岛,一说是东印度群岛。明代费信的《星槎胜览•苏门答剌国》中有一段话:其中有一等瓜,皮若荔枝,如瓜大。未剖之时,其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油,香甜可口。形状是像的。李时珍说“疑此即苦瓜也”。据此,引入途径可能是海路。但是又有一说是来自印度……
可是,苦瓜并没有如蒜的强烈气味。仔细琢磨费信的描述,看来李时珍是弄错了。原来这里描述的是榴莲。
榴莲是“皮若荔枝”的描述导致了误解;而“如瓜大”的描述,更加以误导。如瓜大是如甜瓜大还是如西瓜大?看来是后者。
其实从南方引入的入菜的苦瓜,就是我们江南只吃起籽外红瓤的荔枝瓜(临海就叫红瓤,读如红娘)。因为两者大小悬殊,很多人不信苦瓜与荔枝瓜(红瓤)为同一物。没去广东之前,我也不知道同样的植物形态变化会非常之大。大概是因了南方气候炎热,植物生长期短所致。在广东,很多看似非常粗大的植物,吃起来并不老。正因如此,在江南成熟时也只能长得比鸭蛋大点且皮薄少肉的东西,在广东青翠时就大如黄瓜,可以做菜了。
苦瓜上文又引《本草纲目》:
……蔓生草本,茎生七八尺,茎有毛涩,叶似野葡萄,而花又开黄花,实大如鸡子,有皱纹,似荔枝。
看来,李时珍所见的东西,比起我们江南的荔枝瓜(红瓤)来又要小了很多。
荔枝瓜(红瓤)读书,要多想想。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