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休息

2023-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魏博洹侯

假期几天小说可能会断更。

最近在看单玉堂先生的针灸书,无论是《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讲稿》《伤寒论针灸配穴》还是《针灸配穴通俗讲话》,第一感觉就是不吸引人,可能是后世人整理编纂的原因,没有那种循序善诱引人深入的感觉,总觉得该详细时不详细,该简略时不简略,比上柳少逸先生的医书,同样是大部头,柳少逸先生的书总是循序善诱引人深入。

一度将单玉堂先生的书弃置一旁,不知为何,心中却还挂念着。

《伤寒论》太阳病看了大半,有些累了,又将单玉堂先生的《针灸配穴通俗讲话》翻出来阅读,一读之下竟有些欲罢不能,三两天看了三四章,针灸学上彷佛开了一扇巨大的门,这是学习《黄帝内针》才有的感觉。

最大的感受是当时阅读心太急了,也太浮躁了,有些草草看过,并未深入学进去,就会觉得书写得不好。

一旦读进去,或者医学有了一定的进益再去读,会觉得有很大的不同。

学伤寒最初的目的就是了悟六经辨证懂得针灸配穴代替草药,有时会想,桂枝既有解肌发汗的作用,又有抑制发汗的作用,那么人身体上的穴位有没有这种功效?

带着问题去读《针灸配穴通俗讲话》,竟收获了一个个答案。

例如腧穴的双向性和特异性中讲道:“合谷穴,既发汗又止汗,合谷配复溜穴,有汗则止,无汗则发。”

与《伤寒论》丝丝吻合,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书籍虽然读起来吃力,但的的确确是巨大的宝库,先生伤寒六经造诣极深,与汤药参学,会让人对穴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几个穴位配到一起就是一个药方,这太了不起了。

先生开诚布公,毫不藏私,仔细讲解《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取穴,令人心生敬仰。

都说中医亡于中药,只要有针灸,中医不会亡,就算是中药价格涨上了天,中医也不会亡。

《黄帝内经》通篇不讲汤药,却把针灸放在了极重要的地位,是因为,穴位就是天然的好药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