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之歌-续篇

2014-02-22  本文已影响33人  北尚

假如,我就这样开篇,会不会觉得太过于唐突,那么,好吧,我换种方式。

第一次听sad angel 是在英语课,课间休息的时候,Rose一如往常弄些娱乐,模糊中听到一曲钢琴,是这样的曲子,出入皆不留痕迹,悲喜也不带情绪,惊叹间抬头看了看,是伊戈尔·克鲁托伊(Игорь Крутой)的sad angel。

他的音乐非常的恰到好处,也细腻,也优美,也有悲情,却不伤神不哀怨,任何的起伏在他的音乐里只是流淌的节奏,不停流,也不停留。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的纯粹。

而这,在sad angel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玻璃窗里的世界,旁观者得眼光,我们总不能注意自己的幸福,或者说,我们可以不注意自己的“悲伤”,这既是幸福。

久不动笔,我以为我已经抛开那份执着,一直听歌,我才明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承诺;喜悲,不过是笔尖流过的墨,染在纸间,掩盖苍白的沉默。每一篇文字总是伴随着一首歌,我用伊戈尔·克鲁托伊指尖的钢琴掩盖耳膜,直到日落。

重庆的夜,久久散不尽的热,一次次的祈祷,一次次的期待,期待的雷惊痴梦,期待的雨洗铅华。数不尽的夜数不尽的期待,不如就在这半睡半醒中戴上耳塞,回到回不去的时代。

多数时候,歌曲带给我们的只是情绪的东西和表层的心理。相比之下,纯音乐更容易让人安静,唤起一个人深层的共鸣,我告诉我,这感动,是来自我真实的内心。一遍一遍听,听得沉默,言语也乏力,很少遇到干净的人,很少听到干净的歌,可能下一个转身,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

如此,便是黄昏之歌。

PS:很久以前写的了,看到简书,大爱,所以就来了,第一次登陆总觉得太空白,所以搬运一篇以前写的吧。

虽然偶尔喜欢写些杂碎,但是似乎很久没写过了,想想还是不愿意放下这个习惯,那就来简书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