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每天写1000字心理

你的善良必须要有锋芒

2017-08-12  本文已影响236人  精英读书会sq

小时候我们被教育要做个善良的人,乖巧听话的人,不能伤害别人,也一直听着“好人必有好报”,可是长大了发现好人往往却是吃亏的主,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单纯的,他们可能自私、可能虚伪、可能正在践踏着你善良,甚至他们正改变着他们对“善良”的教育理念。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例子:老师给学生的评语是“你很善良”,孩子的家长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这个社会,善良又什么用,没本事的人才善良呢!”

深受传统教育的我表示实在很难认同这种观点,不是善良不好,而是我们今天对待善良的方式已不像原来那么纯净,以至于慕颜歌的这本《你的善良必须要有锋芒》能够戳中亿万人隐秘痛点的心灵并热销。

虽然该书中的一些例子觉得并不十分恰当,但是作者的很多观点却很是令人感慨。

1、你那么好说话,无非是没原则。

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你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

回望你身边不乏一些好人,或者你就是那个一直被称赞“性格好、没脾气”的人,可能你不太喜欢听,也不会想太多。

善良的你在生活中条件发射的照顾别人的情绪与感受,尽量调和各方矛盾,虽然也不乏朋友,但是你还是在一次次委屈与受伤之后慢慢发现,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时间一长,这种“善良”往往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慢慢地自然变得不再重视你、珍惜你。

惯纵了他人,为难了自己。

所以,有时候把没有原则当成宽容和胸怀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善良,需要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我们的善良是不是在为我们的生活加分。

如果它一直是一种负担,那么请给你的善良定个度并站好立场,适时地勇敢地拒绝。

我们需要一点锋芒来庇护我们的善良,本性善良但个性鲜明又会发脾气的人才会过得更好,也更有能力施善。

2、你有多好,他就能有多坏。

生活或者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来自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来自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棘手问题。

善良的你可能选择退让,选择委屈自己,选择宁愿自己受累也要成全他人。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彼此共同维系,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单方面的忍让、妥协不仅不会改变你的现状,反而变得更累。

你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去经营人生,只是让对方更加得寸进尺。

没有底线的善良、宽容、退让,其实就是纵容,敢于叫对方承担责任也是一种善意。“对他人过分容忍是对自己的残忍”。

很多鸡汤在灌输我们要换位思考,但是自己受了伤还没有医治,又如何从心理上做到为他人着想?对这些习惯性自省的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适当地为自己争辩。

做只温良但亦有“武器”的“刺猬”吧,强硬、温柔均有时,将善良只给那些值得善待你的人,要宽容,切勿纵容。

3、深谙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成熟的善良。

这句话让我想起靳东扮演的很多角色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估计跟他的这种睿智离不开关系。

生活中,善良单纯的人,无疑给人简单、真诚的感觉,容易被信任。但

是他们太相信世间的美好,通常看不到“坏人”所设下的陷阱,他们的善良总是被利用,人们喜欢的他们的单纯,却又不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

所以必须要有点锋芒,要明白人情世故。但也不能轻易“施展”自己的“人情世故”,否则你稍微走错了,很可能会更容易受伤。

有些人会把算计和城府带到生活和工作里,而有些人,深谙世事,却依然怀有赤子之心,他们对朋友、同事、恋人或是陌生人,永远保持着真心,他们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才是睿智的处事方式。

善良易得,可是有锋芒的善良难求。你当善良,且有力量!

(文:张晗博)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