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销商的转型之路(一)
前两周都在讲分销这个领域的事,并且,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讲总代这个层面,业务的发展历程,我也做了判断,总代的分销业务一时半会儿很难被取代,但是,现在大批二级分销商已经死亡,或者在濒临死亡的路上,即便有一些做大品牌产品分销的公司,分销也只是一个流水的业务,厂家给的价格,找总代补贴点,自己再把返点吐点,只要能快进快出,保证资金安全就行了,这些商品一开始就面对着低价抛售的命运,公司很难依靠这些流水业务挣钱,不挣钱还在维持流水业务,大多为的就是保留一个厂家金牌代理的名号,找些自产的项目或者高毛利的产品挣点钱,来维持运转或者尝试转型。
讲到这里,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当初IT分销业务是如何赚钱的了。前面的《分销漫谈》系列文章中讲过,早期的IT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用户虽然不多,但是产品可选择余地更少,整体还是求大于供的态势,消费者想卖IT产品的途径也不多。同时,IT行业的PC笔记本产品,早期又不是一个卖给你就能用的产品,还需要装操作系统、装办公、游戏等各类软件,驱动还要匹配,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所以,IT的分销业务就应运而生。简单讲,那时候的利润一方面来源于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来源于产品在交付过程中的赋值难度。
信息不对称首先是源自于商品本身的流通性。越是流通性好的商品,它的销售数量就会大,但是它的客单价和利润就会变小或者固化,比如矿泉水,假如它从水厂出来的成本只有5毛,那么,留给流通环节(物流,总代,零售店面等)的利润也会相对固定,因为这种商品就是价格透明,你比别人多卖点很难(除非你是在其他不同的环境,比如机场,车站,酒店等有准入限制的销售环境),但是多这一点也不会比市场流通的售价高太多。相反,比如艺术品,特别是大师的作品,由于商品数量的稀缺,或者说它生来就是为了不流通的,所以流通性极差,这些商品往往是没有什么固定价格的。IT商品早期也是因为同类产品竞争较小,厂商产量不多,使它的流通性较差。但是随着IT产品厂商的竞争激烈,卖方市场已是昨日黄花,价格竞争成为厂商竞争的大杀器,促进了IT商品的买卖流通,但是分销商的利润也持续走低。
同时,早期的商品,在价格信息的传播途径受到限制时,更助推了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早期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时,一台品牌机在北京中关村的价格,是很难被中国二三级市场的消费者的获取到的,所以,分销商层层加价才会有恃无恐。如今,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别说二三级市场,到村级的市场都已经被电商平台拓展,这些价格信息在秒内就可以被扩散,信息的不对称瞬间打破,传统分销商的利润也就立刻被晒在阳光下蒸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