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漫谈:意志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意志力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刚出生的孩子,不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没有意志力。到3岁时,虽然儿童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弱,但他们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了。3岁直至25岁成年,专注力与自控能力的发展还会持续,直至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完毕。
意志力发展过程当中,6岁之前尤为重要。其中,0-3岁是意志力的初步建构期,儿童发展出基本的意志力。3-6岁是意志力的深入发展期,这一阶段,我们希望孩子走上通往自律的道路——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理解并内化规则,发展出自律——这是3-6岁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标。
在大量观察儿童之后,蒙台梭利对意志力的发展提出了更深入的分析,她认为人类意志力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的重复活动——注意力集中带来的自我控制
“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儿童在玩耍一样东西时总是重复进行,读一本书、玩一个树枝、操作一项教具,会重复很多次,成人往往不理解这种行为,认为是浪费时间,还经常出于好心打断他们,给孩子介绍新的事物。但是,这样的重复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重复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并感到极度的满足。
当儿童能达到重复一种活动的时候,就代表儿童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称为注意力集中。重复所带来的越来越多注意力集中的体验,让儿童获得了一种力量——自我控制的力量——儿童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
蒙台梭利说,工作是纪律的第一缕曙光。这种在重复操作之中,孩子慢慢形成了自制能力,为儿童进入第二个阶段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不仅听从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能考虑他人
这里,首先要区别纪律的两种形式,自律和他律。
他律,即遵守由他人制定的规则,这个他人,可能是学校、老师或者父母。孩子表现出来的遵守纪律和听话,实际上是在管制之下的一种状态,一种对权威的服从,一种由奖励和惩罚训练出来的状态。
但是,蒙台梭利所说的纪律不是这样一种被动遵守和受制的状态,而是自律,在自由中的儿童所形成的自觉遵守的纪律。例如儿童在自主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无需老师监督,也无需别人制定的规则约束,进入专注忘我的状态,他拥有某种控制自我和把握环境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拥有自制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纪律。
这意味着儿童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同时能够遵循现实环境的限制,这就是意志力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够在某种环境中控制自己,以便跟当时的场景相匹配,他们不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也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例如,当孩子们在音乐厅、图书馆时,不用老师叮咛就会保持安静;在大人交谈的时候,会控制自己不插话捣乱;在高铁站、飞机场,知道用什么样的音量讲话;参观博物馆、工厂、消防站的时候,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是得体的。关键是,孩子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老师的要求或者规定,儿童他们觉得应该这样。这些都是意志力发展的一个结果。
在一个成熟的蒙台梭利班级,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一不小心把教具撒了一地,或者把水洒在了地上,他会非常自然的去找器具进行打扫,会把教具一个一个捡起来归位。虽然他在动作上还很笨拙,也可能打扫不干净,但是表现出的是一种负责任的心理状态,这代表意志力的发展到达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阶段:真正的意志力形成——顺从生命的法则
顺从这个词很容易引起误解。一说到顺从,似乎是指一种关系中的强制现象,弱者顺从强者,小孩、学生、员工顺从大人、老师、领导,是一种对权威的被动服从。但是,蒙台梭利在意志力发展的第三阶段所说的顺从,是指生命对某种法则的顺从。
经历了第二个阶段后,儿童透过事物就感知到了某种与生命相连接的法则,能感觉到事物内部所运行的某种法则,在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这种自然法则之后,儿童就会遵循它,真正的意志力开始形成。
这里所说的服从是指与生命以及大自然的合作,是指生命力与现实环境的和谐发展。当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人们就不仅仅考虑自我和周围的人,而是站在更广的视角看待世界,便很容易发现真理了。
总之,意志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进行的一个缓慢的过程。意志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是高度依赖的,没有完整的经历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意志力就不可能达到下一个阶段。
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六层次,对理解蒙台梭利的意志力发展阶段会有一些帮助。蒙台梭利的意志力第二阶段,与科尔伯格所说“与人为善”、“遵守社会规范”的道德阶段有相通之处,孩子在考虑自己意愿的同时,也会考虑到他人和环境。而到了意志力发展的第三阶段,则与道德发展的第六层次对应,有人仿佛发现了更深层世界运转的规律,并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论环境支持或者反对,都会奉行不悖。
云飞
2022.2.4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