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专题,互助你我

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71人  娜样出彩

我们应该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有人说看字面差不多啊,其实不然。

赢了孩子是家长赢了孩子输了,而赢得孩子却是家长和孩子的双赢。

那怎么才能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硝烟战争,能平和地做到和孩子做到双赢呢。

1,了解自我和孩子

我们头脑风暴一下,现在你的孩子有哪些行为让我们非常抓狂呢?

可能大家会想到这些:粘人,拖拉,打人,脾气大等等,其实不管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随便问一个家长,孩子都会有这些挑战行为,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了,深呼吸,我们并不是孤独的不是吗?

那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几岁,我想让大家想象一下,现在我们孩子已经22岁了,这个时候,你希望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或者技能呢?当然这里不是说他拥有好房子活着好车子,而是孩子内在的品质技能,大家有可能想到这些:坚强,勇敢,独立,善良,有责任心等等。

这里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些品质技能孩子们要多大才能拥有呢?

有人说孩子高中毕业总该有这些品质技能了吧,或者大学毕业的时候总该有了吧?想想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都几十岁了还不能完全有上述的这些品质技能不是吗?所以我们自己都还不能完全做到,我们为什么要去要求我们的孩子要拥有这些呢?所以我们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呢?所以这些品质技能只是一个长期目标。

其实我们为了教导孩子这些品质,我们是需要这些挑战行为的。

当孩子有让我们心烦或者抓狂的各种挑战行为的时候,在这个当下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我们可以吼他们,可以惩罚他们,也许可以给一巴掌。可能立马有效,孩子行为马上就停止了,如果这样的的话,从长期来看,孩子又能养成哪些品质呢?

打孩子其实是在教孩子暴力,我们有把打人放在品质这个清单里吗?没有,所以这对长远培养孩子没有一点好处。

2,了解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我们的大脑里都有镜像神经元,通俗的话说就是猴子看见猴子做。比如你看到别人打哈欠你也想打哈欠,看电影的时候听到别人哈哈大学你也忍不住要笑,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比如说,你的孩子一直做让你很烦的事情,甚至在对你大喊大叫,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说:你再这样大喊大叫讨厌极了!

那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不是也在大喊大叫?

又比如说谎:我们试了很多次,要孩子诚实,跟孩子说了很多次,非常多次,说谎是不对的,说谎会受到惩罚,如果你再说谎你的鼻子会长长的,会被警察带走的,然后我们又是这样做的:妈妈现在在忙,如果有人给我打电话就说我不在,或者是带孩子去博物馆或者科学馆,如果你的孩子6岁了,但是如果是5岁的话门票就会便宜一点,这个故事是一个妈妈分享给我的,妈妈说,宝贝我知道你已经6岁了,暗示如果你今天只有五岁的话那我们就会少花点钱,那你今天就5岁好不好,然后售票员跟孩子聊,宝宝你几岁了,孩子说我六岁了,但是我妈妈说我今天只有5岁。

那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在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在观察我们在怎么做,所以我们想要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好品质,那我们只需要关注到我们在示范什么,我们在给孩子示范哪些品质技能?

说到我这里呢,我想说其实我学完正面管教之后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消化,没有立马去跟别人分享,是因为我现在自己家孩子身上验证了,确实很有改观,比如我有一次留出特殊时光跟我大儿子呆一起,我问他,布丁,妈妈之前做的不好,你和弟弟有争执的时候,妈妈是不是每次都让你让着点弟弟,你是不是很委屈,妈妈跟你道歉,以后妈妈改正。孩子听了当时都哭了,说妈妈我不怪你,就搂着我哭起来。

还有一次,爸爸再一次说儿子你太棒了,我提醒他要少用表扬多用鼓励。顺便在孩子身上实践下鼓励。

我看到孩子的玩具区很乱,跟孩子说,妈妈相信你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妈妈觉得你是一个在我们家很有用的人。之后发生的都惊呆我们了,孩子第一次那么有动力地自己迅速收拾玩具,井井有条,而且很迅速,连我妈都觉得惊讶,连爸爸都很惊讶。其实我想想之前的沟通多是命令,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机会,真的会很不一样。

表扬就像糖果偶尔吃吃就好,那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一样,而我们家长很多时候都忽视了。

3,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

正面管教是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阿德勒是19世纪的心理学家,同时有个学生叫贾道夫德雷克斯,在1964年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叫孩子的挑战,那在198几年的时候,简尼而森和琳洛特基于以上的理论写出了人人都可实践运用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其实阿德勒理论有很多板块,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想分享下其中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阿德勒认为,所有人在满足了基础的食物安全等需求后,追求的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孩子追求的第一个场所就是我们的家庭,孩子会基于自己的信念做各种有趣的决定,而没有决定都有背后的行为目的。而每个人都有尊严,孩子也不例外,阿德勒提倡相互尊重,任何人都值得被尊重。

人与人相处的模式有两种关系,垂直关系就是有人在上面有人在下面,而平行关系是人和事物都能被最严对待。

当我们对孩子进行吼叫惩罚,那就是垂直关系,我们需要努力创造平行关系,阿德勒就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每段关系里构建水平关系,这也是能赢得孩子的关键,而不是单单是赢了孩子。比如习大大在创造一带一路,打开自由贸易区,这就是水平关系,因为习大大说,中国的崛起,并不是要称霸世界,而是要做最好的自己。再看看美国,特朗普做的贸易歧视和对内保护,其实正在封闭美国。

所以我们尊重孩子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时总要想他背后的目的,比如还是说谎,当我们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那一刻我们恐惧这个孩子现在就说谎以后该怎么办呢?然后我们会说你怎么那么说谎,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处于垂直关系,想想我们自己就从没说过谎吗?

或许孩子是因为害怕或者有被爱的需求,如果我们跟孩子平行沟通告诉他,有点人喜欢或者不喜欢你都没关系,我们可以爱我们自己,这样孩子说谎的行为或许就消失了。

4,有意识保持清醒,做到自我觉察

现在这个时候总是很快节奏,比如我们在微波炉热饭,其实已经很快两分钟就可以热好了,可有人就是站在那里一边着急一边说怎么还没好,快一点快一点。又比如电脑,如果没有反应我们都想给它扔出去,因为他不够快。

那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和尚给了徒弟一粒种子,让他带回家种在地里每天给浇水,3周后再见他然后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三周后,徒弟回来了,说什么也没发生啊,师傅说怎么可能呢,徒弟说,我就是按你说的,每天浇水,然后就给他挖出来看看,我每天都看,没什么变化啊?所以想想跟我们教育孩子是不是一样道理。

每一段关系和每一次成长都是需要花时间的。

007的发起人覃杰老大说意识是最美的花朵,只要有了这个意识,跟孩子相处后,孩子总会有变化。

这两天看到一句话特别对,中国从来不缺优秀的父母,缺的是正常的父母。

还有一个故事,和尚看到一个孩子在观察一个茧,就是蝴蝶开始时的茧,和尚让孩子把他带回家,说你不要帮助他,他会变成蝴蝶的。但是小孩看到蝴蝶再破茧的时候特别挣扎,小孩忍不住去帮了它,最好结果呢,这个蝴蝶飞起来反而死掉了。我们对孩子也是,想让孩子快一点不想看到孩子的挣扎,但就是挣扎让孩子越来越强壮。

孩子在这个环境里其实缺失了很多机会,因为我们忍不住去帮孩子,或者嫌麻烦就包办了比如不让孩子做家务,但是就是为家里做家务才是孩子在家有价值感的体现,而且孩子缺失了锻炼自己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有时我们对自己要求太苛刻,其实越对自己慈悲,才会越对孩子慈悲,生活和教育本身都是不完美的艺术,不要带着恐惧而是带着勇气去生活去育儿,我们大家都能成为自己家庭解决方案的专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