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关于郑州的记忆

2015-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也可以叫杨薄荷

    民谣歌手李志出过一张名叫《你好,郑州》的专辑。有音乐人的专辑以郑州为名已足够新奇,里面的一首歌歌词曾被ONE刊登在封面,当时看到家乡的名字,动笔写这篇日志也正缘由于此。

    这首歌,叫做《关于郑州的记忆》:

    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为了爱情曾经去过那里

    多少次在火车上路过这城市,一个人悄悄地想起她

    她说她喜欢郑州冬天的阳光,巷子里飘满煤炉的味道

    雾气穿过她年轻的脖子,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

    关于郑州我想的全是你,想来想去都是忏悔和委屈

    关于郑州我爱的全是你,爱来爱去不明白爱的意义

    关于郑州只是偶尔想起,现在她的味道都在回忆里

    每次和朋友说起过去的旅行,我不敢说我曾去过那里

    关于郑州我想的全是你,想来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

    关于郑州我爱的全是你,爱到最后我们都无路可去

    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有情有义又是有米无炊

    时间改变了很多又什么都没有

    让我再次拥抱你,郑州

2015年写的

    自信能顺畅地很快完工,等真正动笔,却犯了难。

    拿一幅郑州的地图,我只对兴华北街周边几条街道有最深的印象,初中依靠上下学的方向辨认南北,陇海航海汝河淮河四条路用了十几年才彻底分清;如果问郑州人的特质特点,我无法概括,因为能想到的只有身边熟悉的亲友伙伴;提起郑州的古今,我更梳理不来,记起的只有自己不短不长二十年里与这座城有关的事情……我不怕死地要写一座城,这主题太过宏大,而我只有关于它无数零碎的记忆,该如何付诸笔端?

    其实日志在大一时就起了开头,之后零零碎碎填入一些片段,哪一段都舍不得删,始终没想好用什么线索能精准地串起来,不满意,希望它严谨一点,至少满足一篇文章有骨架、有脉络的要求,于是一直拖到现在。

    直到大三,直到它已经在笔记本里默默待了两年,闲时重新翻出这篇零零散散的文章细细看一遍,我终于不再羞于露怯,终于不想再把对这座城的情感连同这些文字继续深埋在心了。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不能强求。我要写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它是我自小生长的家乡,而不仅仅是火车途经的站点。我要诉说的关于郑州的记忆,如何做到像一首歌那样凝练呢?

    或许我能写出来的,只有我看过的天空、坐过的火车、市集里买热豆腐的小摊,或许我的眼界格局就到这里了。但无论如何,就是这些琐碎的小事,一点一滴组成了属于我的郑州,属于我的关于郑州的记忆。

2013年写的

    小时候,大概六七岁,因为父亲单位组织旅游跟随父母去旅行。去过海南、香港、澳门、云南,似乎也只在那个年纪坐过飞机。

    飞机抵达郑州都在深夜,在返程的大巴上睡得迷迷糊糊间看向窗外,橙黄色的街灯和商店的霓虹灯牌不时闪过,那时心中便有了数:哦,回到郑州了。到家了。

    关于郑州这座城如此宏观的印象,大抵始于此。多年过去,我居然还记得车窗外那些斑斓灯火,甚至诸如“鑫鑫烟酒”这样的招牌。

    这种记忆碎片真是奇妙。

    这个夏天(哦不,其实再次动笔时又过了一个月,国庆节),上大学后第一个暑假,第一次买了晚上到达郑州的车票。从上海虹桥到郑州站,早已习惯一个人踏上归途。晚上23:00,动车终于快要到站。看到窗外迅疾向后退的灯火和楼房,目之所及,一切都让人觉得亲近。童年有关车窗外的记忆再次浮现,莫名的安心感也那么熟悉,仿佛和记忆来了一场重逢。


    最直接的重逢方式当然是吃。同济的黑料是有胡辣汤,韭菜盒子也有,可惜绝对不会出现在早上。不是早点的胡辣汤怎么算得上正宗好胡辣汤呢?刚入大学头一个月,老夏说找到一家做中原菜的餐厅,兴冲冲去吃,烩面、胡辣汤都做了改良更适应上海本地的口味,除了解嘴馋,到底还是会感叹一句:不是家乡味。

    回了主场就不一样了。到家第二天,睡完懒觉起床母亲已经买好胡辣汤、豆腐脑、油条摆在桌上,接下来的整个假期,不用列待办事项,哪天去吃哪个老馆子都心里门儿清。嵩山路的烩面馆,工人路的过桥米线,升龙的麻辣烫,世纪联华旁边的烤面筋,热豆腐臭豆腐炒凉粉米皮凉皮粉浆面条,有空再去趟姐弟俩。不至于天天吃,可能回来一趟只吃那么一回,但这些老店小店甚至小摊好像我每次回来必须复习的功课,不去吃,回家就回得不及格。庆幸爹娘也理解,每次出门前说一声我中午不在家吃饭,去吃哪家的菜了,哦,那去吧,绝不拦我。去年寒假临走前一天,雪夜跑到大西郊吃了一碗烩面,笑着说我,你这一走又半年吃不到,临走吃一回也不遗憾了啊。结果第二天坐上动车,一拍脑门,懊悔无比:呀,没吃我妈做的蒸鸡蛋羹!


    离家上大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这句话,游子必然能读出更深的滋味。不过对于郑州的天气,由于不再经历每到春秋天必定光临的沙尘暴,我少了很多抱怨,现在只能看到它冬与夏的样子,居然连雾霾都能怀念和忍耐。

    郑州的天气十有九天都有雾霾,冬季尤甚。而一旦霾散去,天空净蓝如洗的样子反倒让我倍加珍惜。

    我爱极了在每一个明媚的日子,这座城沐浴在阳光中的模样。朗空中有白云,草木间是清风,阳光是透彻的,清爽的,明亮得干脆又不刺眼,毫无保留地照耀街边每一栋建筑,宽阔的马路,高耸的玻璃幕墙,毫无掩饰地抚摸每一个行人的面庞。

    每年只在郑州待两个月时间,这样一算,回家的日子就珍惜起来。但也因为住在潮湿的南方时间远远多过郑州,回来居然要预防水土不服的问题,可即便如此,念旧思乡的情绪酝酿太久,想到自己身在郑州,就觉得开心。

    当身处市中心繁华的街道,这种感情尤甚。假期一次去二七大上海和朋友们聚会,回家时正赶上下班高峰期,我站在街边的公交站前,目睹车流走走停停艰难挪动,反倒电动车自行车灵巧地穿行其中,西太康路上,车水马龙间,交警的哨声,小商贩的吆喝,街边手机店促销广告声声入耳,周遭一切明明都嘈杂吵闹,我却莫名感到安心。

    我知我只是这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员,可毫不沮丧;我知这不过是俗世,也丁点不厌烦。正因身处其中,哪怕它像其他大城市一样拥挤喧嚣,我想起这是郑州,才能感到前所未有的亲近与安宁。


    我来自河南,其次来自郑州。随着年龄增长,对这两个概念渐渐有了知觉,有了自己来自哪里,那个地方在别人眼里又意味着什么的知觉。

    我听到过,亲历过,它被误解,被嘲弄,被影视剧隐晦影射。多少人自出生从未来过这片土地,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只因省份地域的差异,付之以无端鄙夷,把诋毁当批判,同情当怜悯,来满足自己那一点可怜的优越感和虚荣心。

    说实话,我想不出任何一个应当存在地域歧视的合理理由。高考前我抗拒将大学目标定在上海,同样因为听说,我以为上海是排外的,上海人是骄傲的,所以这座城市再繁华,亦不吸引我。但后来阴差阳错到了上海,才知道只有经历才有资格发言。放大想象,听信传闻,终究狭隘愚蠢。

    仔细想想很有意思,偏见不是单方的,它渐渐变成双向,你带着有色眼镜看我,我也带着有色眼镜看你,隔阂从单层变成双层,如果做不到不信妄言、公正坦诚,这种隔阂永远无法消解。

    但身处在外,多少还是会遇到令人不悦的情况。有时是得知我来自河南后一声意味深长的“哦——”和意味深长的眼神,有时是明知我来自河南,当面直截了当地说“河南人都是骗子”这样的话语。对于这些反应,我从最初的愤怒到逐渐看淡一笑而过,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胸与格局,而你不必叫醒装睡的人。但这些误解歧视都不可怕,明明生长在这片土地却羞于承认,别人还没显示成见,自己先因河南人的身份尴尬自卑,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触发我写出上面一段有些过激言语的原因,是曾遇到的一个同乡人。

    大一国庆假期随部门去鸡笼山宿营,报的是学校学生自创的旅行社团,导游也是同校男生,去程的大巴上,他讲解一番注意事项,末了说道:“如果车上有英语比较好的同学麻烦翻译一下。”我想八成因为他考虑到这趟旅行还有外国留学生参加,还挺细心,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我顿觉失望恼怒,一直记到现在——

    “因为我来自河南,英语不好,希望大家谅解。”

    那句解释的音量低了下去,带着明显的抱歉和怯意。他说完便坐回前排,车厢里也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我耳边反复回放着他最后那句话,久久不能平静。

    英语不好,觉得抱歉,这可以理解;但英语不好,是因为来自河南,好像就变成了一件虽不光彩但理所应当的事,有心者能听出多少隐含的寓意?把技能的短缺归咎于出身,这才是我觉得可怜又可悲的地方。

    我有些后悔当时没能遵从内心的愤怒下车后找他理论,质问他这样说难道不觉得丢脸?恐怕他听了我的愤怒,只觉我莫名其妙,小题大做罢了吧?

    事情过去很长时间,这个学长什么模样我早已没了印象,只是说起或看到地域歧视的话题,他的那句话总会适时在耳边回响,刺痛神经。百感交集难以纾解,只能借着写起郑州这个契机,寄托在无力的文字中。

    我爱河南,这需要理由吗?一个人爱自己的故乡需要理由吗?

    是的,我是河南人,不是“某省人”,不偷不抢,不盗窨井盖,而且经常洗澡。

    是的,我是河南人,是郑州人,我从不以此为耻,总有一天,我会让它因我骄傲,尽一己之力,让它变得更好。

    当今地域歧视犹在,河南和河南人,不是唯一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附上标签的地方和人群。我无法乐观地预言所有偏见与不公最终都能消解,但我由衷相信,每一个平凡人能否正确看待尚存的歧视,能否用坦荡的行动于无声中为家乡正名,事关重大。至少于我而言,希冀的不过是郑州,属于河南的郑州,长成一座不卑不亢的城市,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孩子,能够不卑不亢地长大。


    陇海联接东西,京广贯通南北,郑州恰好位于十字交叉点,同石家庄一样是不折不扣“火车拉来的城市”。眼下更多高铁线路经由郑州,航空港建设如火如荼,连带国际航线也更多了起来,这些变化原本与八岁云南回来后就再没出过远门久居本地的我没什么关系,这几年却因为上学算是常常在外,出行坐火车动车,反倒生出诸多感慨。

    最近一次是去深圳转香港。第一次去新落成的郑州东站,第一次不走郑州到上海的固定路线,第一次在月台搭不是郑州首发的动车。

    临近午夜,自己提着行李箱站在月台看列车降速进站,远远地亮黄的车头灯光缓缓踏进长长的轨道,蓦地想起儿时在市中心老火车站被母亲抱在怀中为出差的父亲送行的情景。

    绿色铁皮车变成先进的和谐号动车组,拥挤的车站车厢换成先进有序的设施设备,甚至如今提箱远行的是我独自一人。震耳隆隆的火车鸣笛和冬天月台上摊贩叫卖的玉米冒出的白气,明明是很多年前的记忆,却伴着盛夏的蝉鸣一同回到眼前。这让我突然醒悟到,之所以对火车有莫名好感,提起郑州交通枢纽的地位莫名升起自豪,说到底还是因为有情怀在,因为这种情怀,再颠沛流离的心,也能寻到慰藉——

    我开始了解,不管往后的年岁我将如何奔走,哪怕出发和落脚都再与郑州无关,但追溯路线的始终——郑州,李志从来只是路过,而我,我从这里出发,最终,还会在这里抵达。

    上了大学,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各奔东西,但我相信在某些时刻,挂念的人都会回到这里,回到这座城市。我们各自启程,终会抵达。

    在同一个终点相会,郑州。


    眼下,地铁1号线已经投入运营。高三每周回家时常念叨大学后才能感受一下地铁,寒假回来,已经坐上了一号线。因为在上海习惯了这种交通方式,还能帮一些首次使用不知怎么操作的陌生人买票。或许这次笑说就一条线不用留心换乘,下次回来就要小心不能坐过站了吧?

    她的变化让我惊喜,又有些措手不及。

    未来的郑州,还会陆续建成2号线,3号线,甚至一直到规划好的17号线,它们仿佛地下流动的河流,疏通郑州的条条脉络,向更深广处奔涌。不断拓展完善的交通线网能使一座城市的骨架更加完整立体,但这座城里富有生气的人、情、事,才是她跃动鲜活的真正原因所在。

    我时常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想起自己的家乡。

    我想象着另一座城市,一座我自小生长的城市,想象她自苏醒,晨起,午餐,捱过午后的困乏,享受傍晚的喧哗,最后在夜色中归于平静。

    繁华的东区,平常的巷弄,灯光一一暗下,但呼吸从未止息。

    她不言语,专心前进。

    王曰比  2015.11.22

最后附一组微博上看到的图,水印如图,存了两年早就想好作为配图,终于派上了用场。

                                           让我再次拥抱你,郑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