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散文

清联赏读六十六

2023-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天津大悲院 吴镇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一、注释

1.大悲院——又名大悲禅院,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几经修葺扩建,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玄奘法师经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珍藏有从魏晋到明清各代的佛、菩萨造像几百尊。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生救苦,此“大悲禅院”之命名也。

2.吴镇——字信辰,号松厓,狄道人。乾隆己丑举人,历官沅州知府。有《松花庵诗草》。

3.禅门——禅定之法门,指佛教。

4.无住——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5.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6.国土庄严——即庄严国土,是佛教的一重要理念。这里的“国土”,既指佛国净土,又指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两义。佛教认为,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非一非二;又指人间国土,佛教力图通过教化使之转化成为(庄严成为)佛国净土(人间净土)。

7.祇园精舍——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 印度 佛教圣地之一。泛指修行精舍。

8.渡世——济世,救助世人。

9.回向——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10.慧海——佛教语。谓佛的智慧深广如海。

11.慈航——佛菩萨渡众生出生死海,犹如舟航,故称慈航。

二、赏读

1.格律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平平平仄仄平平,领    字仄仄平平,领    字平平平仄;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仄仄仄平平仄仄,领    字平平平仄,领    字仄仄平平。

“但十方”,“何处非”,“果一念”,“此间即”,是领字,领字不计平仄。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平仄,下联句脚:仄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禅门”和“渡世”名词词组相对,“渡世”这里是指渡世这件事;

“无住”和“有缘”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始’和‘皆’副词相对;

“为禅”和“可渡”状中结构词组相对,“为禅”是去做修禅的意思。

上下联二分句:

“但十方”和“果一念”是三字领相对;

“国土”和“人心”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庄严”和“回向”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三分句:

“何处非”和“此间即”是三字领相对;

“祇园”和“慧海”偏正词组相对;

“精舍”和“慈航”偏正词组相对。

3.联意

天津大悲院 吴镇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要想进入佛门开始禅修,需要无所住着之心,因为即使普天之大,只要自心清净了,哪里不可以作为禅修之地呢。

佛渡一切有缘之人,如果世人有了向佛的信念,这里便是通向智慧之海的航舟呀。

4.评赏

这是一幅题佛寺的对联。天津大悲院珍藏有从魏晋到明清各代的佛、菩萨造像几百尊,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生救苦之意而名。

上联,扣题“大悲院”而言佛理。一分句是总写,“无住始为禅”,意思是禅修需要有“无住”之心,无住者,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也。二三分句,是进一步阐述,有了“无住”之心会怎么样呢?虽“十方国土”,只要“庄严”,即净化身心,“何处非祇园精舍”,哪里不可以作为禅修之地呢!

下联,承接上联而劝世人“向佛”。一分句也是总写,“有缘皆可渡”,佛渡有缘人之意。怎么才算有缘人呢?二三分句,给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就是“一念回向”,一心向佛也。一心向佛会怎么样呢?那就可以通向“慧海”呀。“此间即慈航”,意思是大悲院就是渡人的慈航。

整幅联,围绕“大悲院”是佛寺,是禅修之地这一特点,阐明了“无住始为禅”的道理,并劝诫世人“一念回向”,从而开启慧海之慈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