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芬芳

2023-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珠儿

烈芳说:女人,你不需要到处寻找风景,你自己就是风景,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风景。怀抱诗和远方,过好眼前的生活,就是最美的风景。小事可以感性,大事必须理性。感性是让人生路上充满趣味,一路芬芳;理性是把握方向,睁大眼睛观察生活,不至于迷路。

这就是《芬芳》中杨烈芳,那个杨家寻来的女孩,那个曾经叫做大烈的女孩子的感悟。

《芬芳》以河南前杨村中一户姓杨的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杨家人一代一代的生活变迁,一个家族,几个家族,起起伏伏,正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荣耀不会一直在,曾经的贫困也一定会有改变。书的人物,个个鲜明有温度,有的事好像应你认识的人身边发生过。你也曾经经历过。

杨烈芳,杨家白氏寻来的女孩子,黑胖,性格豁达。白氏在世时,家族虽然贫寒,可她也是无忧无虑的。白氏的去世让她迅速成长为一个家的顶梁柱,为哥筹备上学的钱,为家庭生活开支细心谈谋划,是她的坚定信念,让这个家庭走向光明,哥哥考上大学,成为公家人,让这个家庭松口气。烈芳初中因为贫困辍学,但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自学高中,还抓住机会拿到了大专文凭。她从编娃娃筐挣出别所的开支钱,利用过硬的技术进入工厂,因为经济效益不好而下岗;她跑销售、当库管,做导游,开饭馆,开玉器店,当网红,一路开挂的人生,就是因为她豁达的性格和不认输的精神。对于婚姻,她不算计,不会因为钱而将就,也不会因为有钱,而让别人不舒服。

杨素芬,杨家另一个女孩子。因为相貌好,有找到一个退役军人当老公,她以为找到了一辈子的靠山,能幸福到老。可当老公工作一路平顺招工调干,又因自己生了女儿,被婆家全家嫌弃,孩子刚满月就抱着孩子回到前杨娘家。整个家族是她的后盾,为她出主意思办法。

“妈。有我一张床的地方就中。我的地还在家里,我一个人照望小孩,等她再大点儿,会站会走,离了手,我就干活、编筐。他要来找我离婚,得给孩子抚养费,谈好了价,我就去跟他离。离了他我照样过。反正,我不愿看他们的脸,叫人家拿我当累赘。”

“咋成了累赘?是他们坏了良心。”

“咱管不了别人,管得了自己,我是再也不会到他们眼前去。”

大烈走进院子,来到堂屋门口,说:“四姐有囊气,我支持你,跟我那王八羔子离了,叫小孩子直接姓杨,过咱的日子,叫他爬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囊气不能当饭吃,她一人带着孩子,又没犯啥错,叫人家扔回娘家,往后哪有那么容易的?听都没听说过这事。”二娘责怪大烈。

“四姐不可能一个人带孩子,她有咱这么多人哩,咱这过道里一群人,谁不能帮刀拉扯两下。六哥要是回来了,这院住不下,四姐可以到二奶奶那院,她能不叫住?俺伯俺哥成天不在家,四姐也能跟那我住。”

杨全宗说:“住是能住,吃也能吃。自己闺女回到家了,肯定不会叫她受屈。可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太欺没人了。”

“人在作,天在看,那姓王的不怕天打雷轰,要当他的城里人,要再组成个纯种的城里家族,由他去吧。咱早点离开这赖种也好。小孩今后姓了杨,咱家还多了一口人。”

那时的婚姻,更多看得是外在的条件,地域的差别,婚姻有时只是繁衍后代的方式。杨素芬从婚姻时爬出来,走出自己的精彩,编筐,帮人修补衣服,开裁缝铺子,更是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噫,还是素芬日子最好,一个闺女,啥心不操。村里人开始眼气她,她说:“谁叫你们都要孩儿哩,要了孩儿就得受孩儿的罪。”

杨引章,那个在贫困潦倒时,也不放下手中的课本,一读再读,只为了能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娘因没法筹到钱再供他复读而选择了上吊,大烈也因为这件事一下子得到了成长,稚嫩的背起了娘留下的重担,筹钱供哥哥上学。最终他们得到了好的结果,哥哥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庭的走向。他们都感慨娘没有再坚持一年,没有看到以后幸福的生活。

从《芬芳》里,也会看到一些时代的烙印,比如计划生育,比如原来大家都想着法的进城,住楼房,现在都羡慕村里有块地,有间带院子的房。比如那时没钱的人棉布衣,现在有钱人才能穿上真正的棉布衣。

时代变化,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没有变。他们在经历了种种不幸后,依然昂首向前,一路芬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