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山西大学心路之雨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238人  梨醒醒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看完《素媛》第一遍,我便发誓永不再看第二遍,因为太惨了。可我不能就这样无动于衷,我想我应该去呼吁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传递,于是我又强迫自己看了第二遍。

身为父母的你,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你必须观看的其中之一。现实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每一个看似安全的角落里,每一天都有可能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素媛”。

《素媛》是一部关于幼童性侵案的韩国电影,是根据韩国真实案件改编而成,并获得2013年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8岁的小女孩儿在上学的路上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里的阴霾和家人后来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

素媛韩语的意思是许愿,希望,因爱重生。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影片的开头,一支自由自在的风筝飘在蔚蓝的城市上空,飘过每一个明亮的角落,最后却飘落在素媛的学校。这也在暗示着素媛悲惨命运从此开始。

影片一共122分钟,只用了四分之一的长度便把一个如此天真烂漫的孩子糟蹋的不成样子,大肠以及肛门脱落,必须终生依赖人造器官。从此,腰间上的人工便带将跟随她乌云密布的一生,战栗、羞耻、恐惧、不安与绝望,没有人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即使阳光暖照,即便悉心呵护,她内心仍惊恐连连。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在这之前,希望一都在

平和宁静的小镇,电车和着一缕青烟叮叮当当缓缓而过,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感觉那么舒适。可安静的外表下,似乎隐喻着什么?一个大雨滂沱的早晨,爸爸的手忙脚乱,妈妈的焦头烂额,同伴的冷漠无视,莫名其妙滚到店门前的酒瓶,断了线的风筝飘落在地被流浪汉拿走,并走到素媛的跟前,噩梦就这样开始了……

脏乱不堪的工地,被折坏并甩在角落里的小黄伞,被撕扯得到处都是的铅笔,文具,被撇在地上可爱又狰狞的儿童手机和挂件,头部朝下被吊起来的素媛,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场面触目惊心,不忍直视,丧心病狂的罪犯却早已逃之夭夭。

撕心裂肺,痛到无法呼吸

当妈妈得知素媛出事,惊慌失措的走进医院,走到素媛床边,她掀开门帘,看到全身重创的素媛,那种撕心裂肺,让她失声痛哭,几近昏厥。

当爸爸进入病房探视,几次忍着哭泣,看着即便身上疼痛难忍,内心如死灰也要坚持讲完事情的素媛,他泪流满面,当素媛说想要喝水,总感觉要大便,爸爸摸着似锥痛的心,痛哭流涕,艰难的挪出病房。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人性的冷漠,让人不寒而栗。

当无情的新闻媒体在各大平台大肆宣传“素媛”,为了保护素媛,爸爸妈妈和医护人员为素媛转换病房而疯狂躲避记者,妈妈的痛哭哀求,爸爸的筋疲力尽,抱在身上的素媛,躺在病床上的素媛,眼神空洞、无助、绝望、生无可恋。

从素媛悲伤的说“我做错什么了吗?”到妈妈的狠心抱怨“为什么只有我家素媛遭受如此之苦”,深思,让人害怕的不是当时事情的残忍,而是事后舆论的卑劣以及态度的鄙默,让人不寒而栗。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温暖,暖从心生,生出新望。

因悲惨的经历,素媛从此害怕接触男性,哪怕是爸爸为她擦拭便便弄脏的身体也会让她极度恐惧,尖叫着:“不要!”当可可梦再次降临,当心理医生的及时出现,当伙伴父母及警花姐姐的默默付出,当同学把善良的关怀贴满窗,当爸爸每一次扮演可可梦在身后的偷偷守护,素媛由最开始为躲避爸爸而蒙住头,抱着可可梦不说话,到最后打开心扉,接受希望,露出欣慰的笑容。每一次被迫回顾现场,每一次被推入到地狱的深处,她内心终究没有被打倒,她成了天使,不仅让自己活了下来,还给予了他人活着的希望。

善良,可以有,不可人人都给,再给予同情之时,更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妈妈因为善良不吃狗肉,也带动孩子学会了善良,以致酗酒的流浪汉谎称借伞,本想走开的素媛却没有走开,若她再大一点,她也许会有能力去辨别善恶,远离伤害。可是她太小了,因为纯真的善良,从此,她掉进了黑暗的深渊。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惨无人道,死不足惜,何况惩处那么轻。

最让人愤怒的是丧心病狂的罪犯装疯卖傻,以醉酒的名义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庄重严肃的法官最终认定了他的说法。当宣判罪犯12年之后,全场舆论哗然,无不心痛至极,坐在外面的素媛无望的低下头,不停地画着圈圈,接近崩溃边缘的妈妈推门而入,大声斥责,并哭着倒地不起,痛心疾首的爸爸悲愤交加,拿起放在桌上的牌子准备砸向罪犯的头,就在这时素媛冲出来喊了声“爸爸”并抱住了爸爸的腿………隔着屏幕,我已泣不成声,愤恨不已。

这样有过同样案底的罪犯,在法庭上胡搅蛮缠,歪曲事实,反倒是被害者惴惴不安,惊恐万分,这是怎样的法律?不严厉惩处以慰藉受伤的心灵,反而一味的纵容罪犯,让他们嚣张没有半点悔过,进而逍遥法外,让受害人承受更多痛楚和绝望,天理何在?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接受命运,重生希望

整部电影一直都是在围绕“希望”的主题来进行演绎。从希望破灭,到重生希望接受命运,再到新生命的诞生,一个可可梦贯穿始终。但残忍的经历让素媛想起奶奶说话“哎呦,要死啦,哎呦,要死啦”,她说那是“人活在这个世界的理由”现在,我好像懂了,素媛说的人活在这个世界的理由,就是遭罪。她仍然惧怕活着,直到弟弟的出生,她说的一句“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让人心生宽慰并耐人寻味。也许是因为弟弟的出现可以减少因她的“离开”带给父母的痛苦,再专业的心里疏导都无法拯救躲在黑暗里的她。

由此想到台湾女作家林奕含曾在多年前被补习班老师性侵,因此抑郁自杀;

想到去年6岁的欢欢被亲姑父性侵长达一年而精神萎靡,瘦骨嶙峋。

想到海南省万宁小学校长和公职人员集体性侵学生案;

想到习水嫖宿幼女案;

想到原九届全国人大表河南省镇平县政协副主席吴天喜采取诱骗、恐吓、威逼、殴打等手段,奸淫24名女学生,其中幼女6人等等等等太多了。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据台湾“卫生福利部”的数据,仅在2016年,台湾就有约8100人遭受性侵害,其中超过80%受害人都是女性,半数受害人未成年。“8100人”多么惊心的数字,相当于平均每天就会有23个人遭受性侵害,处在生与死的边缘。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台湾,那么全中国,全世界呢,怕是想都不敢想吧!可这些是被曝光的,那些隐藏在黑暗里的魔爪又有多少还没有被公之于众,被绳之以法,我们无法知道。

性侵本身就是一种恶行,若这些恶行发生在孩童身上,就是禽兽不如,若这禽兽不如是我们最尊敬和爱戴的人民教师和政府高官公职人员以及身边最信赖的亲人朋友,那又是种何等的罪恶!怎么能不让人扼腕叹息,悲恐连连。

自己辛苦抚养的心肝宝贝,遭受如此的摧残,这样的伤害又会有谁能承受得住?那些不可磨灭的创痛将会伴随受害人的余生余世,挺过来的,让人欣慰,可内心遭受了怎样的煎熬,谁能知?挺不过去的,也算是给受伤的心灵一个交代,不用再无望的挣扎。

在悲痛的同时,性侵案件为何会频频发生,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在物质与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多的人学会了“享受”,遗忘了道德,越来越多的丑陋现象(老牛吃嫩草)”层出不穷,他们玩腻了成熟女性,便将对象转移到了手无寸铁毫无辨识能力的孩童身上。道德水准的不断下滑,导致更多的受害者出现。

其次法律对罪犯的惩处轻重不一,在保护孩童的安全方面也失去了应有的震慑力,导致罪犯意识到他们的犯罪可能受到宽恕,因此藐视犯罪,藐视法律,在受害者面前表现出一副“我,罪恶滔天,但,你又能拿我样”的狂傲忘形样,使得受害者不断地惊恐,颤栗,她们害怕面对,害怕接受,害怕活着。

再次,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保护孩童的安全保护方面也过于疏忽,缺乏对性教育的积极认识,导致孩童不能正确判断善恶以及躲避伤害。  更多事发后的隐忍,以及周围的冷漠态度,让受害者害怕揭发和面对,也是类似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影评/《素媛》:孩子,愿你有大爱之躯,更要有护己之翼

在这种咄咄逼人的社会形态下,与其担惊受怕,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全面加强对孩童的安全保护教育以及给予更高度的重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识别能力,在教孩子关爱别人的同时,更要教会孩子先保护好自己!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尤其父母从来都不应该怀有侥幸心理。法律更应该健全法规并严惩罪恶行为,不给罪犯留下任何的可乘之机,以表事态的严重性,以示法律的权威性。让更多的残渣败类得到不可逆的惩处,也让全民的道德观念重新定位。

社会人渣为什么这么多?他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可能是其他人渣生出来的。如果不是人渣生出来的,也是被这个畸形的社会培养出来的。我很赞成这句话。揭露罪恶,传递希望,真不希望再看到第二个“素媛“。

附:教给孩子以下10个"守则",以尽量防止受到伤害

1. 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

2.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

3. 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4. 晚上女孩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5. 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6. 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7. 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

8. 不随便吃喝陌生人给的食品或饮料。

9. 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发觉有陌生人进入应果断开灯求救

10.    不在无成人陪同情况下进入教堂。(神职人员集体性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