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
士”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阶级地位和生活风貌的变化都会对社会结构和时代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士”之精神的称颂不在少数。
“士可杀不可辱”的豪迈刚毅,“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大度坚忍,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英勇壮烈。然而侠客精神,从古至今,不变的是以武为本,重诺轻利,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中提到: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武侠人物对富贵贫贱并不放在心上,更加不屈于威武,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很重情义,往往是“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往往分两种。第一种,知己。两者地位平等,比如大名鼎鼎的伯牙和钟子期、鲍叔牙和管仲。第二种,知遇。大多是臣子报效君人,从未见君报臣的。而且想要达到“士为知己者死”,必须先完成自己的愿望,了无牵挂,一心“为知己者死”,就像豫让临死都要三劈赵襄子的衣服一样,是那种不留恋不畏死的精神支撑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行为。
其实,我认为常见的往往是第二种。知遇是战国士子知恩图报的终极版本,这是一个普通臣子能为效忠的君主做的最大的贡献——舍生取义。“士为知己者死”,可能有人会觉得过于盲目,但它正正是一种理性的非理性行为。报答知己,展现自己对知己的“贤”,是很理性的;与此同时,为了这种报答献出自己的性命,会显得很不理性。现在的教育都是“生命no take two”,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没什么大于性命。可是古时候不一样啊,社会比较混乱,导致多了不少机会光荣地死去。如果自己的过世能让自己还留在世界上的亲人过得更好,而且不用能留香百世,能留香几时就好了。我认为“士为知己者死”真的是极其简单的报答行为,当然,可能含有为后人留有丰富条件的想法。但是这或许只占有很小的部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报答知己的献身行为。
换个说法是实现自我价值。“以众人遇我,以众人报之;以国士遇我,以国士报之。”能实现自我价值,那我就用生命来报答你。举些例子,比如荆轲刺秦王、候羸自杀成全魏无忌。他们当时境况往往不好,最有用的或许就是那条性命了,与其苟活于世,倒不如实现了自我价值,这样还能报答君主。侠客,往往对性命不假思索,该献身就献身,畏畏缩缩不敢死的不叫大侠,同时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士为知己者死”。这可能就是两种文化的相交点,古有这么多战国士子亲身实践“士为知己者死”,今有那么多武侠小说塑造大义凛然的人物角色。归根到底,或许是中国人骨子里想要找到知己,而且死得有价值有归属感的表现。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