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训练学习法视觉笔记
之所以叫烧脑学习法或训练大脑学习法,是因为在这种学习方法里面,有很多闭目回忆的环节。
第一,认知:
拿到书,先浏览目录,合上书本,根据自己刚才浏览的印象,画出思维导图,用这种方式,提取出潜意识里面最关注的内容,再打开书的时候如果还有很想加上的,也可以加上,这个过程重点在过滤掉冗余内容。
之后快速阅读完毕,把握重点,也要合上书本,凭借自己的记忆,找出刚才一章的要点,同时对自己进行提问。
如果是专业书籍,可以找相应的习题尝试解决,能够解决就补充导图,不能解决就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或者实际操作的方式解决。
第二,笔记:
把完善的导图默写出来,再次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对照原图,看看有没有确实重要但是被遗漏的点。
最后画成视觉笔记,时间不够这一步可以省略,但是视觉笔记的好处是生动有趣,在画图的过程中就已经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同时画出来的图还可以作为图像桩来协助记忆。
当下市面上最流行的记忆方法叫做记忆宫殿,简单的说,就是将熟悉的地点按顺序记下来,绑定陌生的学习材料。
记忆宫殿非常的好用,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需要找非常多的地点作为绑定记忆内容的工具。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图像桩来帮助记忆的话,就省掉了寻找地点桩的麻烦,只要我们使用得当,图像会比地点桩更适合记忆知识。
第三,复述:
不断复述,直至熟练的过程就是最烧脑的,虽然比背诵弱一点,但是却可以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这个步骤就相当于巧妙利用2/8法则,用20%时间记忆80%重点内容,如果要背到一字不差,就相当于要用80%的时间搞定剩下20%内容,时间效率太低。
第四,练习:
使用刻意练习的方式内化知识,这个过程以及下面的社群都是建立隐知识(暗知识)的方法,而前面的三个步骤是建立显知识(明知识)的方法。
显知识是白纸黑字写在书本上的,但是隐知识是一种体验,很多时候是文字无法承载的,比如听了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你如何用文字方式让对方知道你听的什么感觉?
隐知识通常是我们五感接收到的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获取隐知识必须通过体验,才能构建完整的心理地图。
而要让练习有效就要让给自己定目标,单纯的重复是无意义的,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跟一位大师学习弹奏钢琴,第一周,大师给了他一本乐谱,年轻人一开始谈就觉得手指打结,嘴里念叨:“这是超高难度!”
一个星期过去,年轻人还没有完全熟练,正担心大师责备,不料大师来到年轻人身边,既没有听他演奏,也没有跟他说话,又直接给了他一本乐谱,年轻人看完,心想:“比上次的乐谱难度更高。”
……
当20个星期过去,每个星期大师都给他一本难度更大的新乐谱,年轻人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待遇,于是生气地跟大师摊牌:“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弹奏,给我具体的指导,而只是每个星期扔给我一本乐谱?”
这个时候,大师就让他弹奏他拿到的第一本乐谱,结果年轻人发现,他已经能够行云流水一般的把第一首曲子弹奏出来,第二首也是一样,第三首也是,……
最后,大师对年轻人说:“如果我一开始就让你在第一首曲子上不断纠结,你到现在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接下来是拆分,这个环节做得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1984年的东京马拉松锦标赛上,名不见经传的田本一出,突然间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后来他道出自己的诀窍,他每次参加比赛之前都会去考察线路,并把线路分为许多个小段,每个小段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例如银行,大树,红色屋顶的豪宅……
当比赛开始的时候,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第一个小段。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跑完第二个小段,……,最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完了40公里的马拉松。
他表示没有掌握这个方法的时候,每当他跑完十几公里,就会被剩下的路程吓倒而中止比赛,但自从他学会了拆分目标,他的成绩便突飞猛进,最终让他拿到了冠军。
这个方法确实有用,昨天我用这个方法,非常轻松的跑完了两公里,而且速度很快。
还有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两个时钟,一个老时钟,一个新时钟。老时钟对新时钟说:“我们做时钟的都很辛苦,一年要摆动31536000次。”结果直接把新时钟吓傻了。
老时钟见新时钟很害怕,于是就安慰他:“其实你不用紧张,你只需要一秒钟摆动一次就好了!”新时钟一听,一秒摆动一次也不是很难嘛,于是就高高兴兴的开始工作了。
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把所学到的知识从非工作区转到工作区,许多工作便会渐渐地进入到肌肉记忆当中。
第五,社群:
想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多进行提问发言,讨论互动,演讲教学,实际操作。
之所以这些学习方式非常有效,是因为这些行为都可以调动你的情绪,有的甚至让你进入生理唤醒状态,你会全神贯注、高度聚焦、脉搏加快,这种状态能将所学到的内容植入你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