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怎么做是对的?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怎么做是对的?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夫妻俩骑马,路上有人说:“这两人真狠心,居然两个人骑一匹马!”老公听说后,就下了马,让老婆一个人骑。过了一会,又有人说:“这个老婆真不懂事,自己骑马却让老公走路!”这时,老婆下马,让老公骑着。又有人说了:“这老公真不懂怜香惜玉!”这时,老公也下了马,路上还有人说:“看这两人真傻,有马都不骑!”
笑话大家都听过,道理大家也都懂,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应该用个人观点来区分对错,因为这种对错只是一种相对的立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是,我们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去衡量。
对于任何教育而言,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孩子,他们最终都将步入社会。社会是人们组成的集体,有其约定俗成的规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要受到社会的检验。这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第一个前提,孩子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在这个规范里,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探讨教育的准则。
作为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孩子学习一些育儿知识。但是当我们去实践这些知识时,我们会有一种感觉,这些知识有些能用到,有些却用不到,甚至是背道而驰。或者有些方法开始时有用,用过几次后就没效果了。比如针对孩子哭,阿德勒主张及时给予孩子安慰,而华生主张延时满足。他们为自己的主张给出了足够多的证据,但对于父母们而言,这种相悖的理念确实难以取舍。
在此,我们可以提供一种归类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人们不同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大致分为四类:力量型、活泼型、完美型、和平型。不同的气质类型其行为表现也不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同样面对批评,力量型的孩子会反抗,活泼型的过后就忘,完美型的记在心里,和平型的无所谓。
针对不同的孩子,如果我们脱离气质类型而生搬硬套教育方法,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那些教育方法并没有对错之分。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诸多的教育方法中找到适合孩子的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