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每天写1000字

书评系列3:在细雨中呼喊——少年心境的残酷纪实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肖玉楼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这是余华的所写的《在细雨中呼喊》的开头部分,我们能够很明显的从中找到三个主要要素,时间,空间与人的意识,这三样东西会在这本书之后的内容里贯穿始终。

《在细雨中呼喊》,发表于1991年,是余华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比《活着》仅早了两年,知名度却远远不如活着,风格也相差甚远,如果说《活着》是余华转型期的一部作品,那么《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他早期风格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究竟讲了些什么,又和他之后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点不同在于他的碎片化,其实说是碎片化但对于主题的体现还是比较完整的,像余华在《活着》之后的作品一般采取一条主线,一个人物,贯穿到底的模式,但《在细雨中呼喊》却不一样,它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来回跳跃的,故事与事件虽“我”的意识进行排列和流动,很有些意识流小说的意味,而且虽然故事主要以“我”的视角进行展开,但“我”并不是主角,主角是那些由“我”的视角发散出去,观察到的那些人物,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点不同,在于所描写的内容,读过一些余华比较有名的作品的朋友,应该知道余华很多小说的背景都是在文革时代,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文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这个动荡荒诞的时代给余华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料,也成为了他小说创作的主战场,而《在细雨中呼喊》则模糊了时代背景,开始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出发,对其所生长的环境进行了描摹,《在细雨中呼喊》没有明确点明时代,但读之却能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真实感与亲切感,即使如我,一个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了城市之中的95后,也能从书中找到共鸣,我认为一方面来自于余华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刻画,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得出余华是一位极其善于观察生活的作家,同时又能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找到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我比较深的是他对于青春期自慰方面的一些描写,一方面享受这种新奇的感觉,一方面又会担心过度之后,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还有就是对一个小男孩的描写,那是一个很瘦弱的小男孩,他总是和人打架,而且总被教训得很惨,这个时候他就会大声喊着:“你们等着,我回头叫我哥哥打你。”其实他并没有什么哥哥,他这么说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提气,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头是一紧的,一个孤独又坚强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余华总是能在这些极为细小的地方给人极其强大的震撼。

说到对于少年心境的刻画,就要着重提到一下第三点,少年感,我读过很多的书,真正能给我少年感的书其实非常稀少,反倒是日本的一些动画和漫画感觉会比较多,至于原因,我在分析日本文学时,应该会着重提一下。说回少年感,在国内,江南对于这一方面的刻画是比较突出的,还有就是余华的这部小说,那么,什么是少年感,因为这个词都是我自己创造的,也没什么参照,我也就只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是拥有少年感的书,主角一定是个少年,其次,书中要能够表现少年的一部分特征和独属于少年的喜悦和疑惑,那究竟什么是少年的特征以及喜悦与迷惑呢?我认为,少年的特征有这么几点,一,进取心,这个特征不仅仅属于少年,成年人也拥有进取心,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成年人的进取心中,带有很多功利的色彩,而少年,则更纯粹,有时进取心的存在只是为了追寻让自己快乐的东西,更多地随着情绪去支配自己的行动。二,情绪化,不稳定,少年的特点就在于情绪化,这种状态不是刻意的,可能来源于青春期的情绪波动,可能来源于对未来的迷茫。三,渴望认同感,少年人总是比成年人更深地感受到孤独,并惧怕这种孤独,他们渴望成为焦点,渴望融入集体,这与之前提到的进取心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属于少年的喜悦和疑惑又是什么?如果考虑到衣食无忧(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少年会更多地接受成人社会的法则)的情况,少年的喜悦和愉悦都会很纯粹,像我说的,能够满足其情绪的事情,就能让其喜悦,压抑住了他情绪的事情,就会让他疑惑。成年人很少会这么直接地表达出情绪,无论是喜悦还是疑惑,都会相对比较克制,但这样的好处是成年人在真正遇到比较难以解决的事情时,会考虑后果,并进行处理,这是阅历带来的好处,但很多少年可能会茫然失措,没有脱离父母的少年,很难完全具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国内很多作家的书中缺乏少年感,一方面的原因是能够写书并出版的作家阅读量一定是不小的,书读多了,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更像是少年老成,自己内心深处都不是少年了,又怎么能表现好少年感,等年龄再长些,就脱离得更多了,那就越发得写不好了;另一方面,使用少年为主角的作品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少年,意味着不成熟,可能在涉及到比较深刻的内容时,用少年主角做表达,不如成年主角来得方便。

但余华的书中所描写的少年心境其实是很残酷的,“我”的童年生活交织着冷漠与荒诞,虚荣淫乱又不负责任的父亲,相互争斗的兄弟,沉默的母亲,冷到冰点的家庭关系,“我”一直感到那种关系充满着不真实,当多年以后在村子中与外祖父相逢时,仍然感到那段时光很虚幻,相对而言,养父养母给予他的反倒是更真实的家庭温暖,等到青春期爱上的姑娘并没有对他产生注意,而是辗转流离在不同的男人之中,紧接着温柔好友的离世,进入城里的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那么缥缈,少年的心境是迷茫的,感觉是虚幻的,但那些事,那些人,确实是存在于他的记忆中的,痛苦留在过去的心里,前途也未必光明,少年只是被时间之轮指引着,穿梭在一个个不同的空间之中,作为一个旁边者,当多年以后回首时,那些往事已经被抽离了情绪,只剩下了外壳,是喜?或悲?已经记不清,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只有一个迷茫的少年,站在村口,向着往事吊唁,这时的余华在处理这些内容的时候,还无法进行完全的消化,所以和之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残酷中透着温情相比,这本书则冷酷到底,通过不同的画面交织,闪回,夹杂着大量的评论(在这里余华的评论部分相当之多,之后的作品则白描为主,较少发表评论),描绘出了一幅幅荒诞的,残酷的图景,余华提出了很多问题,也对于发生过的事情抒发了自己的见解,但解决方案呢,他并没有找出,于是最后还是把故事摆在了那里,任由读者们去理解,之后慢慢发展成了如今洗练直白的风格。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早期风格的集大成之作,相较于转型期的《活着》,结构更加完整,也没有明显的设计感,部分喜欢余华的读者把这本书列为了余华最优秀的作品,在我看来,并不算过誉,余华通过这本书向我们展现出了逼人的灵气,通过这本书,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余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