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读书笔记

2024-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晓月风帆

        不经意地发现,当年大学本科的读书书目,现在被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读书书目,颇为吃惊,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时,将此读书笔记拿出,做一引子。

概貌:

        1、本书关于神话起源的观点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2、本书力图建构完整的中国神话体系,因此吸收了部分仙话、传说、故事,也即它不是纯粹的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古代神话集,而是体现了作者的“广义的神话”的思想。

        3、本书基本同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列举的中国神话零散片断的三条原因中的后两条。这三条原因是:

        “一、是因为中国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大自然的恩赐不丰,很早便以农耕为业,生活勤苦,所以重实际,轻玄想,不能把往古的传说集合起来镕铸成为鸿文巨制。

        “二、又兼孔子出世,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实用的教训,上古荒唐神怪的传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绝口不谈,因此后来神话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不但未曾发扬光大,反而又有散亡。

        ”三、是神鬼不分的结果。古代的天神、地祗、人鬼,看来虽然有分别,实际上人鬼也可以化作神祗,人神淆杂,原始的信仰便无从蜕尽,原始的信仰保存,新的传说便经常出现,旧传说受了排挤僵死了,新传说正因为它‘新’,也发生不出光彩来,实在是两败俱伤。”

        袁珂补充第二条,认为“神话之被修改做历史,不论从正反两方面看,实在都是因为它完全符合于统治阶级的利益的缘故。”

        (思考:是否也存在人们追忆远祖,寻求人类自身来历的需求而产生的作用。)

        4、本书注意到了神话在后世演变中文人与民众间的双向流动问题。(关于西王母的神话)

        5、提出了神话的民族性问题,认为“各国的神话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各国民族的特性。”

        6、概念使用上,出现“迷信”这一概念,认为神话中有一些迷信的因素,但又不能和神话截然分开。

        7、本书采用了古代典籍中的神话资料,并对其进行梳理,使用白话转写,作者个人添加了一些细节和感情性评论以及阶级分析的观点(两分法)。

本书所涉及的主要记录神话的典籍:

《山海经》《列子》《易》《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绎史》《史记》《白虎通号》《太平御览》

本书梳理的神话目录:

        一、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下):

        1、屈原天问里提出的问题--混沌给倏忽凿了七窍--阴阳二神经营天地--巨灵‘造河川、出江河’--治理洪水受责罚的懒汉夫妇--鬼母吞吃她的儿子--钟山的烛龙神

        龙狗盘瓠的故事--从盘瓠到盘古--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的神力和变化--盘古和烛龙神--盘古的葬所

        诸神创造人类--汉画里的伏羲和女娲--雷公的被囚和遇救--一颗牙齿的伟大作用--伏羲女娲在葫芦里躲避洪水--哥哥和妹妹的结婚--人类的由来

        华胥氏之国--雷泽边上的巨人足迹--天梯的种种--都广之野的建木--木神而兼生命之神的勾芒--伏羲的创造和发明--‘钻木作火’的古老传说--伏羲的后代

        女娲抟黄土造人--女娲建立婚姻制度--高禖神庙前的欢乐盛会--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战争--‘女娲补天’

        二、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三、帝俊、帝喾和舜

        四、翼和嫦娥的故事

        五、鲧和禹治理洪水

        六、远国异人

        七、夏以后的传说(上)(下):夏、商、周代的帝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