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必须得有个爱好,这样别人才会惦记你

2022-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村口小酒馆

我儿时有一段时间,爷爷的身体不是很好,家人苦口婆心地劝他戒烟戒酒,对儿孙的话一向温和的爷爷不答应,他讲话,我喝酒一天不到二两,喝多少年了,戒不戒有啥关系?至于烟,爷爷倒是应诺多抽纸烟少抽旱烟,反正孩子们的家庭越过越好,能负担得起。

虽说嘴上犟着不戒,好日子没过够的爷爷终究是自己偷偷减了量,以前一天两顿酒改为中午一顿,旱烟不抽,纸烟五天一包,从来不去医院的他甚至顺从我们的意思,去医院检查了身体,拍片子验血一通忙活,没啥大毛病,医生给出的结论是:人老了,难免这疼那痒,至于烟酒,喝了一辈子,抽了一辈子,这么大岁数了,随老爷子吧,回去养着就行。听了医生的话,爷爷一脸“刚毅”,嘚瑟地说道:“瞅瞅,人家医生都这么说,你们也别操心了。”

不知是医生的话起了作用,还是爷爷的心态好,几个月过后,老爷子的身体逐渐恢复硬朗,家人放下心来。过年时候,全家团聚,爷爷说出实话:“你们当我真的戒不了烟酒?我要没这点爱好,你们除了过年,啥时候能惦记起我?每回你们捎来烟酒,我提着村子里转一圈,谁不羡慕?”

爷爷一番话,让自诩孝顺的父辈儿们低下了头。是啊,天天说着孝顺的他们,总是忙于工作家庭,回来看望爷爷奶奶的时候真的是少之又少。幸好,爷爷有抽烟喝酒的爱好,但凡有本村人回乡,父辈们都会央人家帮忙捎点烟酒,以物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孝意。

反过来说,没啥爱好的奶奶,总是被儿子们集体忽略。烟酒是特意给爷爷买的,给奶奶特意买过什么?好像没有。有时候也不怪儿子们的“轻视”,奶奶确实没有爱好:水果,什么都行,没有不喜欢吃的,也没喜欢吃的;糕点,什么的都行,软乎点就好;衣服,什么都行,最好别买,奶奶怕花钱,不管不顾地买来,奶奶基本上也不穿,压在柜底。

大家对奶奶的惦记,没有特殊符号,总在“随便买点”的观念中,随便买点。

爷爷就不同了,他的爱好也不止是烟酒。你给他买回来酒,他吆喝一帮子老伙计来家喝一盅,你给他买回来烟,他要求必须是硬盒的,为啥?放在上衣胸前的兜里,硬盒盖子永远露在外面,村口大树底下,逮谁给谁发一根。我的粘片儿(可以撕下来粘的画片),爷爷要几个整张,用剪刀沿着线路剪成小张,裤兜里装上一摞,以至于村里的孩子们天天围着爷爷转悠,等着爷爷掏兜子……

奶奶褒贬爷爷:“你这不叫爱好,叫显摆。”爷爷乐呵呵地说:“爱好不显摆还叫爱好?你看看新村的老夫子(爷爷好友的外号),天天看书,那叫爱好?那叫习惯。”当时觉着爷爷是强词夺理,如今回想起来,实乃金玉良言。

我家在县城住的时候,爷爷奶奶每年会来住上一段时间。那会父亲在单位有个好友,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凑热闹,不说闲话,也不爱穿衣打扮。父亲不善言辞,喜欢与此人交往,经常走动。

此好友常来家请教父亲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盘坐在炕上看小人书的爷爷时不时抬头听一会儿他们的谈话。忽有一日,爷爷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你这朋友不行,以后少来往。”父亲不服气:“人家没招没惹咱,天天琢磨技术,咋就不行了?”爷爷道:“这人啥都不爱,啥都不好,心冷情狠。言辞冷淡的他为啥和你走得近?你自己个琢磨琢磨。”父亲不听劝,背地里说爷爷是老古董。

事实证明了爷爷的判断,这位“好友”,终于狠狠地坑以一把父亲,人家升官发财,父亲成为背黑锅的垫脚石。父亲气不过,在家和爷爷喝酒抱怨,爷爷说:“这有啥的,你过你的,他过他的,以后注意点就成。我跟你说,不管世道怎么变,人们还是喜欢诚实信用的人,那个小伙子,有点小聪明,格局不大,闹来闹去将来也是个不讨人喜的普通人。”爷爷这次没有说对,那位“友人”后来家资千万,在县城里也算成功人士了。

在爷爷的影响下,原本只对工作热情的父亲也有了自己的爱好——酒。不仅喜欢喝,也喜欢攒。家中的酒柜里,贵的便宜的摆得满满当当。每一瓶酒都有个来历,这个是谁谁谁送的,那个是某某某给的,这个是儿子非要给买的,那个是侄子侄女孝敬的。去超市购物或者外地游玩,父亲总是一头扎进酒品区东瞅瞅西看看,再不挪步。

每次有了好酒,父亲也不吝啬,来个客人便喝,还经常感叹:“唉,要是你爷爷活着多好,给他也尝尝这个酒。”爷爷已经去世近十多年,他那些爱好,儿孙们没有忘却。

我不爱喝酒,却喜欢看就买酒,除此之外,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父亲说我这是隔辈儿遗传,像极了爷爷。有时候我想,如果爷爷在世,我们爷俩一定有这样的场景:在老家的炕上,阳光抚摸着炕席,收音机或手机里放着戏,炕桌上有一壶冒着热气的茶,我搓着核桃,爷爷搓着手串,半倚在被窝垛上,他给我讲往事,我为他说今朝,说着说着,打起了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