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2023,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主要馆藏(毕加索5)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古根海姆美术馆)
2023/10月,纽约,欢喜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是著名的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古根海姆基金会)名下所持有的几间私人美术馆之中的一间,简称为古根海姆美术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19d5a103a1edd6e1.jpg)
古根海姆是收藏毕加索艺术作品的博物馆之一。共有33幅作品。
9、Pablo Picasso (巴勃罗·毕加索)
毕加索是个画风不断丰富变化发展的艺术大师,纵观他的45000多部作品,没有一成不变,稍加分类,就会发现,有几个明显的画风历程,即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立体主义、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抽象主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dc659bd87b67b5b4.png)
Pablo Picasso(巴勃罗毕加索)
Woman with Yellow Hair (Femme aux cheveux jaunes,黄头发的女人 )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3d44f512c72b2335.jpg)
Pablo Picasso
Woman with Yellow Hair
Paris, December 27, 1931
Oil and Ripolin (est.) on canvas,100.2 x 81.1 cm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annhauser Collection, Gift, Justin K. Thannhauser, 1978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7c8aa588b5af90a3.jpg)
在毕加索创作不朽静物Mandolin and Guitar(曼陀林和吉他)的前一年,在宣布达达主义的巴黎晚会上,一名在场者高喊“毕加索死在战场上”并以一场骚乱结束,立体主义被判死亡。毕加索随后的九幅色彩鲜艳的静物画系列(1924-25)以重叠和连续形式的大胆合成立体主义风格创作,质疑了这种判断,并断言了该风格的持久价值。
艺术家在创作这件新作品时并不仅仅只是复兴他之前的立体主义发现,圆形、有机的形状和饱和的色调证明了他对当代超现实主义绘画发展的欣赏,尤其是Andre Masson(安德烈·马森)和Joan Miró(胡安·米罗)的作品。曼陀林和吉他的起伏线条、装饰图案和广泛的色彩元素预示着毕加索艺术中将出现一种完全进化的感性、生物形态风格,这种风格很快就会随着庆祝他的新情妇Marie Therese Walter(玛丽·泰蕾兹·沃尔特)的出现而出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83de2b6863ab6373.jpg)
1927年1月11日,是毕加索生命中的又一段艳遇,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门口遇见玛丽·泰蕾兹时,她17岁。由于当时他已婚而她只有十几岁,他们被迫隐瞒强烈的恋情,虽然他们的非法关系不为公众所见,但毕加索的作品中记录了其最早的岁月,尽管是秘密的。
在1927年创作的五幅静物画中,毕加索将字母组合“MT”和“MTP”作为其构图的一部分,神秘地宣告了玛丽·泰蕾兹进入了他的生活。到了 1931 年,Woman with Yellow Hair等和谐、性感的图像中明确提及了她多产、柔软的身体和金发,玛丽·泰蕾兹成为了永恒的主题。她被描绘成读书、凝视镜子,最常见的是睡觉,这对毕加索来说是最亲密的描绘。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78906363afa1f15a.jpg)
她简短的轮廓,从前额到鼻子的连续的拱形线条,成为毕加索的主题象征,并出现在他创作的玛丽·泰蕾兹的众多雕塑、版画和绘画中。这幅优雅宁静的画作以宽阔的曲线风格呈现,与其说是玛丽·泰蕾兹本人的肖像,不如说是毕加索对他年轻缪斯女神的抽象而诗意的致敬。
Pablo Picasso(巴勃罗毕加索)
Bird on a Tree (L’oiseau,树上的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4aa24b7798c8a8ee.jpg)
Pablo Picasso
Bird on a Tree
Dinard, August 1928
Oil on canvas,34.9 x 24.1 cm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annhauser Collection, Gift, Justin K. Thannhauser, 1978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2bc4eec38d5e089e.jpg)
这是毕加索以鸟为主题的众多画作之一。
毕加索在从古典立体主义风格过渡到他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时创作了这幅画。画中描绘了一只扭曲黑鸟,身体以简化和几乎抽象的风格绘制。鸟喙和眼睛长在尖尖的头三角形部位,两条直腿看起来几乎与树枝相似。
这幅画是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由破碎的形状和角度组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9d01d26e15d0ad2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ef46d6d487489d1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063b11ddbd48d32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229fc75119f4c0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17/74a16b0e517cffb3.jpg)
这幅画笔触的运用方式很笨拙、但笔触厚重,画作充满了奇妙的童趣,不知道是不是大师给自家小朋友画的。
虽然鸟本身本质上呈现着立体主义的抽象,但我从来没有猜到这是毕加索的作品。
2024/4/3于北京
原创作品,版权(文字、图片)所有!严禁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