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2019-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花朵的远方

我是一个北方姑娘,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记忆里,爷爷是个壮汉子,高个儿,干净利索,一辈子讲求“规矩”二字,用他的话说就是:大人要有大人样儿,小孩儿要有小孩儿样儿,男孩儿要有男孩儿样儿,女孩要有女孩儿样儿。奶奶则是小巧精致,裹着三寸金莲,走路不紧不慢,老实本分,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从不多聊别人家的是非理短,爷爷的衣服总是被她洗的干干净净,家里若有大小事宜,爷爷则会召集家族的男人们一起喝酒商讨,奶奶则是在一边伺候酒菜,或者忙着手里的针线活儿,从不多插一句言。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可想而知,我得“夹着尾巴做人”,稍微犯一点儿错,爷爷就是对我一通教训,年幼的我并不理解爷爷的严厉,总觉得他一副凶巴巴的样子,那时候的我,总盼望着过年,只要过年,爷爷开始变得爱笑,忙前忙后,根本就顾不上教训我。

到了年二十七这一天,村里的人们,不管是年幼的,还是年长的,都开始忙着赶年集,就连不常去集上的爷爷也会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去置办年货,因为,村里五天一个集,二十七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错过了那一天,真就置不上年货了,小孩儿们则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有时候还会替大人们背一些年货。奶奶则在家,里里外外的收拾,单独腾出一个空间来放年货。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到了年二十八这一天,开始大扫除,爷爷和奶奶还有小叔,把屋里的东西,能搬的都会搬到院子里,所有的铺盖都会晾晒到晾衣绳上,再把平时扫地的扫把上拴一根竹竿儿,这样扫把足够长,长到可以扫到屋顶,爷爷说,一定要里外扫干净,这样可以去除一年的晦气。这时,我一定带着左邻右舍的小伙伴在晾晒的被子里钻来钻去,玩儿个尽兴。打扫完毕,奶奶在炕后面的墙上贴上年画儿,爷爷在自己的正座后面挂上中堂,这才算完整。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到了年二十九,仿佛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该买的都买了,该打扫的都打扫干净了,好像人们都约定好了一样,坐等年三十儿的到来,气氛倒显得凝重起来,晚上,我躺在被窝里看着奶奶发面,准备明天蒸一锅大馒头,一锅花卷儿,一锅包子。奶奶说,年初六之前,不能蒸馒头,所以一定在年三十这一天蒸好备用。看着奶奶忙碌的小脚在地上走来走去,我渐渐的进入了梦乡,相信有很多孩子跟我一样,期盼着第二天,大年三十的到来。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一觉醒来,年三十真的来了,一家人吃过早饭,小叔在爷爷的安排下,给自家长辈们送年礼,奶奶则开始忙活她的馒头,花卷儿,和包子,这些就足够奶奶忙活一个上午。我和小伙伴们,在胡同里,大街上,或者任何一家人的院子里,疯狂的打闹玩耍,没有一个大人会在这时候训斥撒欢儿孩子们。中午,爷爷奶奶会做上一锅大白菜炖肉,我们吃着奶奶蒸出来的大白馒头就着年三十的大白菜炖肉,格外的香。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到了下午,小叔就开始忙着贴春联,在我的印象里,春联不仅仅是贴在正房门上这么简单,农村里偏房多,一帖就是一下午,等到所有的房子都贴完,最后就连牛车也不放过。奶奶和爷爷则一起配合着炸肉,奶奶负责烧火,爷爷负责穿上围裙一本正经的把裹好面糊的肉放进锅里,一炸也是一下午。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天刚一黑,爷爷一定安排小叔把每一间偏房里都点上蜡烛,牛棚里也要点上,灯火闪烁,驱走路过的鬼怪。

吃完晚饭,奶奶开始忙着包饺子,爷爷一声令下:出去玩儿去吧。胆小的我,没有勇气走出家门,但是心却早已和小伙伴们去集合了,最后还是按耐不住,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去到邻居家找上第一个小伙伴,两个人在一起,便有了勇气,再去找下一个小伙伴,不一会儿,大街上就会传来我们好多小伙伴嘻嘻哈哈的笑声,大人们都忙着在家里包饺子,孩子们在街上到处游荡,打闹。玩儿到大概九点多钟,大家都各自回家,除夕还沉浸在冬天的寒冷当中,回到家,奶奶已经包好了饺子,用纸钱盖住,眼瞅着包好的饺子,闻着熟悉的味道却不能吃,奶奶说这是老一辈留下的规矩,要把一年的“福”攒到第二天早晨才能吃。我在奶奶的催促下,很快钻进了被窝,因为明天还要早起吃饺子、拜年。这时候,我看着奶奶又是一顿忙活,她会在大锅里添上水,放上篦子,然后把中午蒸好的馒头,画卷儿或者包子,通通放在篦子上,盖上锅,奶奶说这叫年年有余。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奶奶准备上炕睡觉,睡前奶奶一定会嘱咐我: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早起,不能说脏话,不能穿脏衣服,不能调皮,见人问好……好多规矩,奶奶不知道讲了多少,我听着听着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外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奶奶轻轻的把我叫醒:起床了,穿上新衣服,准备吃饺子,不能说脏话,吃完饺子,出去拜年……又嘱咐一遍。没大睡醒的的我,一听见奶奶说穿新衣服,立马精神了。初一,不仅仅是穿新衣服,连袜子,鞋子都是新的,从来没有穿过的,想想都开心。奶奶叠好被褥,我也穿好了新衣,刚想下炕,奶奶一定会在这时在我嘴里塞一块糖,然后让我去炕头坐下,一是省的我乱说话,二是省的我到处乱跑,坏了年初一的规矩。我很听话,吃着糖,坐在炕头上,看着奶奶下饺子。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饺子一出锅,奶奶就喊我下来,跟着爷爷放鞭炮,看着爷爷拜天拜地拜祖宗。一切流程下来之后,就开始吃饺子了。盼望已久的饺子,终于吃上了,不知道为什么,初一的饺子格外香,大概是年三十晚上眼睁睁看着包好的饺子却不能吃,有了期盼的过程,也大概是真的是祖先有灵……谁知道呢,总而言之,就是香。没等吃完,就会有家里的大爷、叔叔们来送饺子、拜年,这是老家的规矩,忙活了一年,已经成家自立门户的儿子或者侄子们一定会把第一碗饺子捞出来敬天地,第二碗盛出来送给自己的爹娘或者一家子的老人,我是跟着爷爷奶奶的小孩儿,自然每年都能吃上各家各户送来的饺子,每家的饺子馅儿各不一样,纵然一样,每家人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我故意吃的慢一些,留着肚子等着这些送饺子的叔叔大爷们来送,虽然吃不多,但还是满心期待的等。

吃完饺子,奶奶说:拜年去吧,去了别人家,别调皮,别嚷嚷,别……不等奶奶说完,我早已经跑出了院子……

走在大街上,看吧,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儿,都穿上了新衣服,换上了新布鞋,就连平时的胡同也显得格外新,见面各自问好,小孩儿们成群结队的窜到各家各户去拜年,为的是得到一顿夸奖,还能得来一把糖。大人们成群结队的去到各家各户去拜年,为的是一年难得的清闲和对长辈的尊敬。整个村子里,一片祥和,热闹的景象……

过年的饺子格外香

现在,我们早已经长大,爷爷也已经不在了,村子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楼房,再过年时,小伙子们依然回家,我们这些姑娘却再也回不去了,奶奶说,大年初一就得在婆家过,否则回娘家让人笑话。当年热闹的景象,好吃的饺子,奶奶的嘱咐慢慢都成了回忆,而且日子越久,回忆越长……

                  2019年,6月6号  小花朵

                          忆童年系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