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妈妈
说说我的经历吧,家里排行老二,既没有老大受宠的待遇,也没有家里小儿子得到的重视。
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和举动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时光,我从心底看不起这种思想,也在反抗,于是性格里多了些叛逆。
“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农村的影响力很深远,所以在我的家乡几乎一大半都是儿子打底的家庭配置,包括我们家。
我的奶奶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爸是家里老大,我叔是老二,我的姐姐是第一个出生的长女,这在古代算是嫡女,从小她跟奶奶待在一起的时日会多些,两个姑姑也喜欢她,还留下很多那时候的照片。
叔叔那边第一个孩子是儿子,自那以后,我的记忆里就是妈妈和奶奶之间暗生嫌隙的一些经历,因为这些我的童年中有些事情是拉扯的,有时候奶奶让做的事儿不能让妈妈知道,会被数落。
长大后外出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想去看望奶奶,拿些补品小吃什么,都要瞒着妈妈,但难免也有被妈妈知道的时候,她会好一通发火。
每每说到奶奶,妈妈都有一肚子对奶奶种种行为不满的诉说,我不知道爸爸在中间有没有调解过还是怎样,但显然是失败的。
听到妈妈诉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把你们上一代的不愉快延伸到我们这一代”。
后来自己在外经历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妈妈,她的这些诉苦和呐喊肯定和爸爸说过很多次,但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有时候其实一个站在她那边,不让她是孤军奋战的态度就好。
前段时间有一个话题冲上热搜:你会对18岁的妈妈说些什么?回复最多的竟然是“不要嫁给我爸爸”,可想而知结了婚的妈妈是有多少苦楚积压,如果她不结婚或清醒后结婚至少结果不那么被动吧。
后来我试着耐心听妈妈倾诉,减少反驳顶嘴的次数,试着站在她的角度想:也许她当时受到了婆婆的不公待遇,她只是想倾诉出来有人能理解她,女人很好哄,不分年龄。
情绪得到舒缓,怒火抱怨就会消散,她一开心整个家庭环境都是和睦的,真的应了那句话:happy wife, happy life.回家就有了最大的意义。
以往春节回家,每每都能碰到妈妈大发雷霆的时候,顿时整个心情down到谷底,整个家庭氛围down到谷底,家和万事兴这句话从来不是虚有的。
马上又快到母亲的生日,该准备一份惊喜礼物给她,虽然每次都说不要买,但她开心是肯定的。
希望我们都能多多理解作为女人的妈妈,因为她不光是你的妈妈,还是一个女人,有她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