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和专注,要哪个?
既然,我给自己的2018年定下了“成长”的主题,那么“如何快速成长”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如何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呢?
-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呢?
这两个问题让我很困惑,感觉它们相互矛盾。我常常会顾此失彼。
或许只有我有这种问题。比如在罗胖的跨年演讲中,提到:
2017年,我自己也有这么一个非常震撼的瞬间。
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里,他们家的孩子,在做作业。
做作业,这对我的少年时代,那是多么神圣的事情。
但是那个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放着一部电影,一边跟同学在聊天。
手机、电脑、iPad,三头开火。
你说我怎么看得惯呢?我说这能行吗?
他爸跟我说,他说你甭管他,这孩子是学霸,学习成绩好着呢,他们这一代人就这样,他就能做到。
他说他们这一代孩子,大脑的接受信息的带宽,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他说你想想,你的父母那一代人,是不是看你天天在微信的各种群里跳来跳去,能够处理那么多信息,你父母也不理解。
对,你父母那一代人,跟我们这一代人处理信息的那个带宽是不一样的,我们跟下一代人,它就也不一样。
下一代孩子,是能做到的,就是这种高强度、强刺激,多通道的信息技术。
这就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一代人。
也许在未来,我们能同时做到多线程工作并保持专注,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多线程
刚开始关注成长时,我不停地给自己做加法。突然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买书,在得到上订专栏,在一块听听上买各种各样的课,加入很多付费知识星球......
时间久了,我才发现:我根本没法多线程同时做这些事。
终于,在艾力老师的课程《玩转时间—99天进化自我》中找到了答案。
- 什么是做多线程工作?
误解:多线程工作是在同一时间,同时做很多事情。
正解:多线程工作指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去做最多的事情,压缩时间,提高效率。
- 为什么会觉得有些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干很多活?
因为这些人做每一件事情的时间其实很短,但非常的高效,以至于我们去观察的时候,以为他所有事情是同时做完的。其实他所有的事情是分开做的,这才是真正的多线程工作。
- 什么时候可以同时做两件事?
同时做两件事情的唯一前提,就是两件事所需要的大脑的负责部位是不一样的。
- 如何做好多线程工作?
除了艾力老师讲的更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和GTD法则(Get things done,包括搜集、整理、组织、回顾和执行五个步骤),还可以参考笑来老师讲过的“并联”的方法。能并联起来的任务就并联起来。比如:我现在常常在干家务和独自吃饭时听课程。如果把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
专注力
在笑来老师的专栏中学到了: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注意力确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 纠正误区:我时常因为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而苦恼,也总是因为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训斥他。直到听了艾力老师的课程,才知道人能保持专注的时间其实很短。
- 有数据表明,小孩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3-5分钟,一般成年人能保持15-20分钟集中注意力,所以不要奢求自己能集中注意力很久。
- 集中注意力其实是违背人性的过程,所以你要想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还真得下功夫。
-
注意力为什么会害怕环境中的干扰?
在琳子老师的脑科学课程中,讲到:
可以把注意力想象成一桶水,环境中的干扰想象成桶上的小洞。干扰越多,洞越多,水漏的越多。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干扰即使持续三秒,也会使工作的出错率翻倍。
-
如何提升专注力?
琳子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 定好一天的计划。要考虑做什么会占用工作记忆空间。导致短时记忆能力和注意力降低。前一天把第二天任务分时间段要做什么都安排好。
我在自己实践时发现这个方法真的是救命稻草。如果提前安排好做什么,就不用动脑想,直接执行就好了。同时避免了消耗自己的意志力。
举个例子:我曾经的工作方式都是坐在电脑前时,才去想自己今天该做什么。想好后,觉得还有很长时间可以工作,不如先上会儿网。不知不觉半小时就过去了,才慌忙开始工作。长此以往,每天浪费的时间也不少。
后来开始用敏捷开发模式(Scrum),每天都总结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该做什么和遇到什么问题。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 经常休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简单讲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的方法。
刚开始朋友介绍这个方法时,我并不认可。因为经常在我写文章写到一半时,它提示我休息。当我休息回来,又觉得思路被打断了,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就弃用了。
直到我听了成甲老师讲解的《番茄工作法》,才明白休息很重要。
番茄工作法特别强调休息的作用,学会休息才能形成工作休息的节奏感,保证大脑有精力完成后续的番茄钟。
(a)每个番茄钟之后要保证休息。
(b)正处在心流状态,番茄钟结束同样需要休息。
(c)休息的两个建议:一,休息的时候尽量不要动用脑力思考,可选择冥想、睡觉,或者喝杯咖啡等;二,尽量让自己的休息形成节奏感,即25分钟的专注,然后5分钟的休息。
后来,我拿自己做了个实验:分别尝试使用和不使用番茄工作法,对比效果。保持专注1小时后,我就开始头晕目眩,工作效率并不高。而番茄工作法的强制休息却能缓解疲劳,让我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艾力老师也提供了三种方法:
- 清空大脑——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因素
- 运动员式的热身——集中注意力,塑造仪式感
比如在电影《赛车总动员》中,麦昆比赛前都会对自己说:“Speed,I am the speed.”这就是一种仪式感。- 僧侣式打坐法(冥想)——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
冥想的好处已经在这篇文章焦虑差点“吞噬”了我中讲述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最后,总结如下:虽然提升自己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和专注力都很重要,但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小细节。首先,要在提升专注力的前提下,高效完成任务。进而,才能提升我们的多线程处理能力。不要顾此失彼,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至于如何提升多线程处理能力和这两个能力,请在上文中找到琳子老师和艾力老师的“小锦囊”。
感谢@pnjoe战友补充:可得下面公式
专注完成事件1 + 番茄钟休息 + 专注完成事件2 + 番茄钟休息 +...+ 专注完成事件n + 番茄钟休息 = 多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