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争论之我见(一)
对于中小学教材的争论近些年来成为热点,对于现行教材的诟病、对教材的批判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是争论最大的,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不如科学学科有严密的逻辑性。对人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增强语感,在悉心的体会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同样也习得作文的能力。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人人捧着语文课本,以它为纲,语文教材的地位可想而知。对于语文教材的争论主要是对于选文的真实性、经典性、时代性的疑问。
“阅读经典”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时代的发展又创造了新鲜的活跃的语言和思想观点。在语文教材编写上,选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是选择经典还是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章?
鲁迅课文删除是不小的风波。《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作为语文课本里的重要内容,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但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必修教材将它们删除了。而知名网站上的调查结果显示的是另外一番一边倒的现象——“不支持从课文中删除鲁迅的文章”占调查总数的98%之多。与此同时,中学课本引用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开篇就声言未有“党见”。如果说教材编写是纯文学性却没有政治性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旦涉及政治性的言论,上升到国家、民族等主题的都会引起众人讨论。除却政治性,到底什么才是选文的标准呢?“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彬福解释,并非所有的好文章都可以作为教材。很多文章的思想、立意都不错,一般性的阅读也没有问题,但如果仔细推敲,可能会发现它们或者表达得不够规范,或者结构不是很清晰。而作为课文,学生不仅要学习内容,还要学习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等。除了内容好、语言好,还要便于学习,才是适合教学的文章。”即使是删除了一些文章,经过统计发现,“鲁迅仍然是教材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温儒敏)也就是说,问题不在于作家作品数量在教材中的增减,最重要的是师生对于这些文章的理解并真正从中受益。
关于语文教材真实性的讨论,已经给学生、老师、社会造成影响,有辨别能力的人会选择性接受,但是更多的人无法分辨其中真假,特别是学生,所以教材编写者要很谨慎认真与负责,从真善美出发选文,不要囿于一己之见任意改写。而关于经典性,我认为要挑选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在哪个时代都有意义和价值。
涉嫌造假的名人故事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07版二年级下册的第30课。这篇课文的大意就是在深夜爱迪生的妈妈急性阑尾炎发作,医生来家中看诊,但是光源不够明亮,导致阑尾炎切割手术无法进行,爱迪生急中生智,“突然,他看见柜子上的大镜子,马上有了主意。他把镜子放在灯后,让光线反射到床上,这样,屋子里一下子亮了很多”,手术于是得以顺利进行。这个故事体现了爱迪生的智慧和他对母亲的爱。但是作为美国人的爱迪生,在他身上发生的这件事,美国同学却截然不知。这令人费解。于是有人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40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不可能有阑尾炎手术,更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得了急性阑尾炎的的妈妈做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作者何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生,父亲是浙江邵逸夫医院院长)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自然让人联想到他小时候定是有过人的天分,所以这样的故事听来顺理成章。名人故事,它具有真实性,是真正在他们身上发生过的,无论是好事或者坏事。然而很多的教材编写者出于教育的目的,希望给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所以教材里的故事普遍是赞扬他们的优良品格。但是当得知事件本身是是虚假的时候,它给人带去的冲击更大。教育的一个追求就是求真。如果捏造事实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