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社会低估了女性,而是我们先低估了自己

2017-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热A爱
谢丽尔.桑德伯格

    读《LEAN IN》有感,Sheryl Sandberg 在书中谈到了,女性在无论是学业竞争还是职场晋升之中遇到的来自外界的批判和产生于自己内心的怀疑不信任。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

    她用坦率的语言写下她自己成长过程以及其他女性的过往经历,告诉我们,束缚女性前进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来自家庭(丈夫希望拥有一个全职太太,婆婆希望媳妇能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女性渴望能够平衡家庭与工作),或是职场(相同资历能力相近的男性和女性员工在薪资和晋升机会上,男性往往比女性更能获得优势),而是身为女性,我们自身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放在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上(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主动或被动的暗示自己“女生本来就不擅长数理化”、“女人本来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赚钱是男人的事情”)。

事实上,在别人看轻我们之前,我们自己已经认定自己不如男人,是我们自己默许了自己的弱势,这种默许,导致我们许多人丧失了本该属于我们的权利和机会。


    这么说,也许有偏差,每个人生来不同,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站在中心,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职场的成功,也许有的人渴望的就是相夫教子平淡安逸的生活。但是,工作与生活不是不可协调,一个女人的成功(不同于男人)在于家庭与工作的双重成功,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也一定能实现家庭的美满和谐。

    我相信,在中国,有不少一部分的女性,不仅仅满足妻子的身份,她们同样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中国女性的野心绝不会比男性少(中小学阶段大部分的班级职务由女生担任,在本科甚至更高学历的学习中,为达目标,女性往往会付出更多的专注和努力)女性是有这种欲望的,可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在职场高层,重要领域,特定专业阶层,女性的身影逐渐消失了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自己弃权了。在面对种种不公平时我们自己默许了它,同时放弃了争取自己权益的斗争(比如,同等资历本科生第一次入职,男性薪水往往高于女性)。在大学的课堂上,小组组长总是被推选由男性担任,一方面是我们对于自身能力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是(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心底深处认为女性的争强好胜往往是不矜持不亲和不被认同的行为。这也是社会所持有的态度。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女性,已经被内心的自己否定了,这也往往导致我们错失了许多本属于我们的黄金机会。

    当内心出现怀疑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来自长期的社会、家庭影响),我们只需问自己,这是不是有利于我的成长,如果有,就去做。别自负更可怕的,是自卑。中国女性值得为自己奋斗,别在一切还没开始之前,就惴惴不安于家庭工作之间的矛盾,这不是单选题,你可以有更好的答案,对自己自信一点,你值得更好的未来!


思考:

相较中国女性,美国女性显得更为自信,也更具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和勇气。(多数相对而言)

相较中国社会,美国社会也更为开放,对女性的偏见与束缚也较少。(相对而言)

但这样的美国女性都面临着来自社会的种种不公平,来自内心的不信任,那么中国女性的境况是不是更糟糕?她们对自己未来的评估是不是会更消极?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提出这么多年,在中国,真的已经平等了吗?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这种想法又是如何? 

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思想浮于表面,东扯西扯不知所云,最终还是一篇读后感想,仅供娱乐,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我是热A爱,在读师范女,外表高冷,内心猥琐,在语言的世界里左冲右撞,愿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你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个赞,赞赏一下再走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