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坐在她家里,看她兴致盎然的翻阅微信朋友圈,给我找她曾经拍摄的花花草草,终于理解我们为何一见如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都属于或曾属于“花痴”级别。
召唤我赴约的那束花羡慕她,可以居住在青岛最美的黄台路附近。那是青岛古建筑和街道保存最完好的一片老城区。周边全是咖啡馆、美术馆、文学杂志办公地点等,极富浪漫气质和文化气息。
她的家不算很大,但整个房间宽敞亮堂,格局很好。许是受周遭环境影响,她家的装修风格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家”的“家”,看着更像一间茶室或一处小型会所。
用她的话说,也许原因在于她本身就不是一个接地气的人吧。我笑,难怪家里没有一丝烟火气,与我这个喜欢“飘”的人倒有几分契合。
室内家具古色古香,就连一盏灯,一个洗手盆都带着古典风韵。零零散散却有序摆放在家四处的,大多是与茶相关的器皿:紫砂壶、公道杯、花器、香插、茶荷、品茗杯……都是有质地和岁月痕迹的物件,这样的居家风格像极了她的人:沉静,内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俩相识于十点读书会,她是读书会最早的班委成员之一。第一次见面就发现彼此有太多共同爱好,于是活动结束欣然一同吃饭,相谈甚欢。
后来她引荐我成为十点读书会的班委新成员。在不断的交往与接触中,我发现她为人谦和,做事细致,甘于付出,是我学习的榜样。于是尽力支持配合她的工作。久了,彼此间便生出诸多的感同身受和惺惺相惜。
她热爱生活,以花怡情。每月会固定给家里定购四束花,一周一束,由花店按时送至家中。去到她家看到的是桔梗、雏菊、玫瑰、百日红组成的花束,自然随性的插在一个大大的玻璃花瓶里。她拍了这束花给我看,约我去她家喝茶。在花的吸引下,我瞬间决定立即前往。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我承认我很贪心,喜欢茶,喜欢书,喜欢花,更喜欢志趣相投的朋友。美好、养眼又养心的事物和人,又有谁不喜欢呢?
没有初来乍到的拘谨,没有客套寒喧。我俩相对而坐,一壶武夷水仙,两杯对饮。话题由她正在学的心理学与易经到我们运营的读书会的后续发展,再到孩子的教育学习,后谈及蒋勋对诗词的解读及美学类书籍……天马行空,畅所欲言,这样的聊天最动人,交心又入心。
谈及个人爱好,我惊喜的发现,低调的她多才多艺:绘画、刺绣、茶道、摄影、写作、手工制作等等她都有涉猎。
因为共同喜欢茶道,她拿出淘来的茶席让我挑选并执意送我,我欣然接受。这种无需客气的随意是我喜欢,也是她所接受的。我想是彼此的真诚与真实打动到了对方。
整个下午,我们讨论最多的还是那些她拍自国内外的花花草草。佛学里曾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样一说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那个故事: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了道: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如果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么一人又何偿不是一世界呢?一个人的世界有大有小,不深入走进去,你永远不知道其间有多少喜怒哀乐。
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的世界有个安顿的归宿。庆幸我们找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人生况味,也有了认可并亲近的人诉说。
感谢这份信任,更珍惜这份友谊,因书结缘的情意。它就像经典好书,陈年老茶,在时间长河里历久弥新,醇厚绵长。我们只需站在时光里,拈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