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可用性测试,不自嗨
互联网B端产品,其实容易出现一些低级失误,导致项目走偏。坐在办公室里做产品,当然是闭门造车;仅仅通过访谈、分析数据,往往也不够真实。低成本实施的可用性测试,是真实获取用户案例、建立用户心智模型,培养产品经理同理心的必经之路。
一、什么是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也称为用户测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用户真实使用产品,去发现问题。
二、为什么选择可用性测试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调研方法有很多。常见方法如下:

我们到底要选择哪种方法来调研,首先在于确认调研的目标与对象:

调研目标:
选择可用性测试,比如我们想了解用户真实的操作,从有限用户中得出结论,避免方向走偏、避免评审汇报无法说出具体case或讲好故事、避免因用户体验问题导致产品推广受阻等。
调研对象
对于企业管理系统,面向企业B端用户,我们可以对用户简单归类,以便于后续选择典型代表。比如:

三、怎么进行可用性测试

1、确认任务
在进行可用性测试之前,首先要确认对应核心问题的5-8个任务,单个用户所花的时间在30分钟(最多不超过1小时)
测试任务,需要围绕用户目标,而非功能操作。比如CRM系统中,测试销售如何与高意向的客户沟通,而非是找到打分高的客户点击外呼。
对于复杂任务,需要先画出流程图。以便后续对比用户操作路径,从而对比其中的差异及分析背后原因。
2、招募用户
根据用户分类,围绕我们要测试的任务,来选择典型代表。比如对一线员工,可能去选择不熟悉系统的新员工、根据埋点找到常用某个模块的用户、业绩持续高的员工。
理论上,招募5名用户,他们所反馈出来的问题占比已经覆盖70%。8名用户则覆盖到90%以上。当然,如果要测试的功能范围比较多,还可以招募更多的用户。
当然也可以在招募时就讲清楚,参与者会收到一些小礼物,以示感谢。
3、进行测试
仔细观察典型用户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并记录。最好录音或摄像。
最好是实际使用场景,比如销售在外出场景中使用移动端产品。操作行为比访谈更真实,因为访谈可能脱离使用场景、用户带有顾虑而进行了语言加工。
实际操作及现场反应的细节中隐藏真相,比如也许我们会发现有些我们常用的拖拽、下拉、hover等交互,用户也是不理解的。
4、分析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管理、确定优先级、以及违反了哪些可用性准则(比如一致性、预防出错、容错性、符合认知习惯等)。最好从具体问题中,找到通用性问题、从而整体解决。
参考阅读:
1、《破茧之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