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西藏旅行每天写1000字

行摄西藏/看见这些照片触动人们的心灵

2017-05-31  本文已影响213人  触动的心灵

慈祥的老阿妈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9月18日的日喀则亚东县。图片中年迈的老人背着年幼的孙子,走在街道上。

从直观的第一印象上,这张照片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也许,两个鲜明的对比成就了这张图片的与众不同,一是老人褶皱的皮肤和孩子光滑的皮肤的鲜明对比,二是老人成熟稳重斜视的眼神和孩子懵懂好奇直视眼神的鲜明对比。两个鲜明对比让我们品位出了浓浓的亲情味道。对老人而言,时间的年轮辗压了坚挺的身躯,岁月的风霜吹皱了青春的脸庞,然而,亲情却在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历久弥香,这就是图片中的祖孙两人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这张图片隐含着深层次含义。拍摄图片的当天晚上,印度锡金邦发生了6.8级地震,受其影响亚东县灾情严重,造成较多房屋倒塌受损,人员也有伤亡。在地震的前天或者当天,我拍摄了许多现在也许不复存在的珍贵图片。地震可以让我们对图片中祖孙二人的遭遇产生无限的想象,现在我们只能把迟到的祝福送给他们。这幅图片不正暗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刻,珍惜身边的人吗?

磕长头的小女孩儿

图片中在大昭寺朝佛的小女孩,给很多人带来了震撼和争议。此时的她在磕长头朝佛,蓬乱的头发和额头上留下的灰尘以及虔诚的眼神,无不昭示着她的内心与内地小女孩有着巨大差异,引起我们无限的想象。

布满皱纹的藏族老人

拍摄的这张图片非常震撼人心。图片中的老人正在斜视着左面某个事物,布满皱纹的脸庞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更加深邃沧桑。

特写老人的面部是一种巧妙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老人的额头、脸部以及下颚一道道深深的纵横的皱纹,从而不用介绍就可以推断老人至少已有90岁的高龄。拍摄的角度恰到好处地隐藏了老人的眼神,增添了一丝神秘。

藏族文化里淡化了对物质的需求,甚至对生命淡漠,他们更加在意精神层面的满足,外在表现出随遇而安、坦然自若的人生态度,不与人争,超脱世俗。在我看来,图片的老人毫无对死亡的恐惧,也许她正在等待,等待着精神皈依。

磕长头的百辫妇女

一个来自藏北的藏族妇女在大昭寺磕长头。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中一种朝佛的仪式,以此表达内心的虔诚。

她整个身体匍匐在冰冷的岩石路面上,眼睛直视着前方,似乎忽视了周围的一切事物。

相信长长的编着很多细小辫子的头发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是西藏妇女独有的一种发式,为牧区妇女所喜爱。

背柴的藏族老头

画面中这位老人正在背着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家乡在林芝,身边这片熟悉的森林是他每天返往的地方。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三处就可以明白这幅图片的内涵。第一处是额头上的一条条皱纹和眼角纹,可以看出他开始衰落。第二处是脖颈里爆出的几根筋脉,可以推断背后木柴的重量几乎超出他的承载能力。第三处是脸部舒散轻松的表情,表明他并未被生活的重负所压垮,反而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在西藏,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劳动者,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家庭的负担没有压垮他们的脊梁,相反,他们总是自足自满,轻松愉快,这与藏族同胞笃信佛教有一定关系。

朝佛信众

在拉萨哲蚌寺,一个来自阿里的朝佛者穿着洁净的衣服在寺庙朝佛。乍看起来,这张图片非常普通,然而,了解藏传佛教的人会想到他惊心动魄的壮举,磕长头是用身体丈量朝佛的路,他是磕着长头走完了一千多公里的路。我们可以想象此时此刻他心里的满足感有多强烈!

转经的老头。

这张图片中的老人右手拿着转经筒,正在大昭寺转经。厚厚的羊皮袄表明当时的天气异常寒冷。

图片中的老人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高深莫测的眼神留给人们无限琢磨的空间,突出的下颚犹如现代年轻人追求的瓜子脸,然而,显得又是那么另类和怪异。

在西藏,信仰是永恒的,不管是在繁华的街市还是在穷乡僻壤,我们都很容易发现这样虔诚信仰的老人,转经筒、诵佛经是他们晚年重要的心理依托。

仰望布达拉宫藏文的老人

这张图片拍摄是布达拉宫外墙,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虔诚地仰望黄色布达拉宫的外墙。

这张图片整体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红白黄蓝几种颜色简单的搭配显得非常柔和顺畅。两位老人一位手指着藏文,一位深情地仰望着藏文,使我们产生对藏文寓意的好奇。

在藏传佛教信教群众心中,大昭寺的那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最神圣的朝拜圣迹,而一切佛陀出现人间的标记也都会成为朝佛者朝拜的对象,包括佛塔、佛像、玛尼石、五色经幡、神山圣湖等等。而布达拉宫作为西藏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中心,自然成为信教群众顶礼膜拜的地方,即使是一面墙、一个字符。

虔诚的老阿妈

在大昭寺广场拍摄的虔诚的老阿妈。老阿妈身体瘦小,让人感觉到几乎弱不禁风,近百岁的年龄使她步履蹒跚,可是仍然坚持走在朝拜的路上。

整个画面表现了一个主题,就是对信仰的虔诚。拍摄的角度非常到位,老人眼神遥望的方向与我们的视线成45度夹角,可以真切感受到眼神释放的真诚。老人双手合拢,手里夹着象征信仰的佛珠。眼神、双手、佛珠统一和谐,加上佝偻的身躯,可以窥探出藏文化的蛛丝马迹。

在藏族很多信教群众心中,信仰不是追求,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流淌在血液里、滋养精神世界的生命元素。不管在何时,不管在何地,转经筒或者佛珠是他们永远的伴侣,哪怕是仅仅十几分钟的停留时间,也要静心向佛,祈求心灵的平静。

楚布寺的小喇嘛

楚布寺的一个小喇嘛身穿红色的僧袍,正在饶有兴趣地注视着右前方发生的事情。楚布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主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图片中的小喇嘛斜视的眼神是整幅画面的核心,白色的眼珠仅仅是物理移动的简单结果,但在上扬的眉毛和微笑的嘴唇的配合下,却让我们瞬间感受到了小喇嘛的真诚和淳朴。再进行深层次挖掘,小喇嘛的性格应该受到了藏传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调伏心性”修行原则的影响。

在几乎全民信仰的藏族同胞心目中,寺庙僧尼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政教合一的旧西藏,很多父母愿意把最聪明的孩子送到寺庙修行佛法,即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西藏280多万同胞仍然有近5万名僧尼。

朝佛的老阿妈

大昭寺广场,老阿妈体态臃肿,步履蹒跚,拿着佛珠一步一步走在转经的路上,场景让人感叹、感慨、感动......

图片中老阿妈的白发在阳光的映射下,犹如一根根洁白的丝线,昭示着近百岁的高龄,展现了信仰在她们心目中的地位。信仰不是漫漫人生路上短暂的停留,更不是虚假的装饰,而是要终其一生不改其志的强大信念,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的过程,即使在生命最后一个,心中也要向佛靠拢。

身体硬朗的藏族老人

这幅图片拍摄于大昭寺广场。图片中的老阿妈是来自牧区的朝佛者。身后与老阿妈穿着同样颜色衣服的应该是陪着她一起朝佛的女儿或者儿媳。

图片以正面的角度展示了老阿妈全部的细节形态。头发已经开始发白,牙齿已经脱落,然而,从略微低垂的眼神、紧缩的眉毛以及挺直的身躯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凝重和犀利,彰显出老人的精气神。老人的健康体魄让人羡慕。

在我看来,藏族文化就是幸福文化,它让人们看破得与失,看淡了生与死,衰老不足以悲伤,死亡不足以恐惧,他们每天都活在美好的时光里,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西藏已经成为全国百岁老人最多的省区,老人患病的概率要比内地低很多,不是他们享有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而是他们内心深处一直追求真善美。

燃灯节的喇嘛

这是一幅在2011年“我的香格里拉”摄影大赛中获得银奖的作品,拍摄于2010年,图片中是一个在大昭寺燃灯节敲锣鼓的喇嘛。

图片非常巧妙地用光线衬托了喇嘛的整体轮廓,给人的印象是喇嘛完全融合在了唯美的环境之中。酥油灯的灯光像烟雾一样缭绕在喇嘛身旁,恍若人间仙境,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美感。事实上,燃灯节是藏传佛教重大的宗教节日,其深远的宗教意义与画面的唯美唯幻相得益彰,使人无限遐想。

专家评审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于顺畅深沉中又似有钟磬之声与灯火交相辉映。喇嘛的轮廓则被光线勾勒得恰到好处。”

虔诚的老阿妈

这张头发斑白的老阿妈正在念经朝佛。

图片中的老阿妈紧闭的眼睛是整幅图片的亮点。两眼之间那几道深深的皱纹表明她在努力闭眼以祈求心灵平静。同时,从微张的嘴唇可以看出她在诵念佛经。老阿妈整体的表现说明她已经把周围的一切化为虚无,心在向佛越走越近。

如果要问虔诚的深度有多深,我无法回答。但是在西藏,你会发现,很多人一直走在深度虔诚的路上,他们心里只有更加虔诚。

纳木错守湖的老人

图片中的转动经筒的人是纳木错湖畔的守湖老人,他们长期坚守纳木错。他们手持转经筒,一圈又一圈,在与佛的对话中度过每一秒。当坚守成为一种心理的需要,那么坚守就不再是坚守,而是一种享受。

【以上作品均为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