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奶爸的商业思维分享

每天一点营销心理学:你知道『心理账户』吗?

2022-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超级奶爸育儿课堂

我们在经营培训机构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家长的付费报课行为是这样的:同样是两千块钱,有的家长会很不舍得把它支付在孩子的课程上,却愿意在美容院一下子花完;当然,反之也有,很乐意把钱用来报课,平常则省吃俭用。

这样的现象,相信你也很熟悉。比如一个人买了一瓶几千块的茅台酒,或者一罐几千块的茶叶,不舍得喝掉,却愿意把它送给客户(或者老丈人);比如一个人可以花一万块在购物平台上买新款包包,但不太想花十块钱支付邮费……

同样的人处理同样金额的钱,会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而有不同的消费决策行为,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呢?它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塞勒在1980年提出的概念:消费者在消费时,在心理上会把“钱”和“消费”放进心里预设好的不同『账户』里;同样的金额,因『心理账户』对价值衡量的不同,会影响他的消费决策。

『心理账户』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客户会因为觉得你的产品很贵而不够买,但有很多别的客户却会爽快买单。这就是因为他们合自的『心理账户』,对“是否购买你的产品”的这一个消费决策行为,是有不同的价值衡量的(有一杆“秤”)。

作为商家和销售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增加客户对于你的产品的价值感,让客户心中属于你家产品的『心理账户』的“钱”,变得更多、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