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2018-07-16  本文已影响13人  赵淇竹

三、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1、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三、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1、一般特征

(1)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发展第二飞跃期(1-3岁第一次飞跃)

2)表现为:内心世界丰富,主观偏执

(2)自我概念

1)对自己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

2)认知、情感、品行

(3)自我评价

1)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

2)个体差异:大部分有适当自我评价,但相对更容易自视甚高。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1)自我同一性:关于自我的一贯认识,由个人稳定的目标、价值观、信仰构成。

(2)埃里克森提成:青年期(12-18岁)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之一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防止同一性扩散,体验忠诚度的实现。

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合法地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又称为延缓偿付期。

(3)玛西亚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分类 


1)同一性弥散(危机、投入均无)

此类青少年既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也没有进行各种生活上的尝试与选择,他们既不行动,也不积极探索,或认为这样做太危险,太困难。

2)同一性早闭(有投入、无危机)

此类青少年还没有反复探索就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个人选择,但他们的人生选择常常由权威性的父母、教师等做出,而不是通过自己探索而获得。

3)同一性延迟(无投入、有危机)

此类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尚未做出选择,也没有决定要行动,他们仍在探索和积累知识,参加各种活动,希望找到引导其生活的价值观和目标。

4)同一性获得(有投入、有危机)

此类青少年经过在经历同一性危机后,经过探索性的选择后,把已经明确形成的价值观和目标付诸行动。他们心理健康,行为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知道自己的前进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