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潘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主要特点3、4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瘦美成长营

辨证论治

证本质上是一种状态,辩证论治实际上是调整状态。

病:

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疾病完整的过程与总体属性、特征与规律。

比如,感冒、肝炎等是病。

症:

疾病的外在表现,征,体征。(古代没有“征”这个字,主观客观都列在一起。)

比如,头痛、关节痛是症状。关节肿大是体征。

症状偏主观,体征偏客观。

证:

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是疾病全过程,证是疾病某一阶段。

证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

反应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证举例:

①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舌苔白、脉浮紧。(风寒犯肺证)

②恶寒轻、发热重、头痛、鼻塞、流黄涕、咳嗽、咽痛、痰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③恶寒、发热、头身困重、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舌苔白腻、脉浮滑。

证表现为一组症状、体征(证候)的一种个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所处的状态,简称个体反应状态。

证包含全身状态+局部状态。

辩证:

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

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法。

同病异治:

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治法也不同。

本质上是同病异证,故而治法也不同。

比如,都是感冒,但是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治法不一样。

异病同治:

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机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治法也相同。

比如:

胃下垂

肝下垂

肾下垂

子宫下垂

病名不同,但治疗方向都是补脾,升举为主。

看病最好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