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断舍离》
这一本书,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在讲佛家的道理,即:你的想法是无常的,不必执着,也不必执着于它们刺激起来的情绪。
01想法是流动的、随机的
我们常常会把想法跟某种外境联系起来,比如,我会觉得我这种悲观自虐的模式,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孤独的高中生活,等等;也会觉得,我的无价值感,来自于我的事业无所成、我错过了很多机会、我放弃了很多关系;我的迷茫,来自于我还没有找到我热爱的事情。
但是,这本书里说,想法跟外境没有关系,环境没变,而你的想法和情绪是在不停的变动的。
他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一个老师看完他的书,就把情绪表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同学们每天五次去标记自己的情绪。后来,这个班级的霸凌现象就消失了。
因为,同学们发现,每天自己的情绪会不断变化,不是因为看某个人不顺眼而导致的,教训了这个人,他们的情绪并不会有显著的改变。
当人们意识到,念头和情绪,就像是天上的云,来来去去没有道理,无需执着,那么这个世界的内耗和冲突,就会少很多。
这让我轻松了很多,我的情绪,跟我没有做好某件事、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父母对我的态度、我现在的境遇,其实并没有关系,是我信以为真,以为它是真实的,才是问题的根源。
02心态缔造体验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由内而外地生活。去关注感受,而非理性、逻辑、思维。
这个心态,并不是积极的心态,而是不执著的心态,直到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情绪,都是来了又走,人生就是那么无常,观察就好了。到最后,你会发现也没有什么好与坏,也无需为这些情绪去做什么。
03自由意志是需要培养的
我以前以为,自由意志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种“想”,很可能是思维创造出来的,被思维操控,看似随心所欲,其实并不自由。
真正的自由,需要培养,这是一种能力。
04回到过去的困境,就像是把手重新放到火里去烤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想做心理咨询,那就是不断把我带到过去,以为答案在过去。事实上,答案就在心里,它与事件无关。
05大脑天生就能自己恢复清醒
人有天生的自我纠错能力,相信自己,就是跟自己的状态呆在一起,陪伴,一切都会好的。
06放松,放松,放松
这是看了那么多情绪管理的书,最常看到的。
只有放松,才会有智慧升起。
冥想、呼吸、拉筋、心流状态,我要学会主动放松。